1 / 28
文档名称: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2,817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docx

上传人:lu2yuwb 2021/5/14 文件大小:2.7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
作者 
摘要 
纵观政府和中共十八大报告,“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中国”是贯穿中国未来发展的两大主题。新型城镇化成为政府部门和各类咨询机构在构建年度策略中谈论最多的议题。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来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又有哪些内涵?“新型城镇化”将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哪些良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编辑国城市交通和经济活动有关。有报告说雾霾的形成是由于大量的汽车尾气,煤发电,北方的取暖,以及重化工业的排放。这样的发展一定不是新型城镇化。减少和消除雾霾涉及到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的空间布局调整。我个人理解十八大报告并没有明确定义新型城镇化是什么样的城镇化,但是新型城镇化应该体现我们以后的发展目标,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型城镇化要为这三个目标服务。 另外,对城市群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的功能。”现在我国特大城市人口增长最快。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从2000 年到2010 年的10
年内,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前三甲是北京、上海和天津。这些城市的地方政府都感到需要调控人口总量。但在我看来,人口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结果。现在我们过多地把资源集中在特大城市,由此导致大量人口向这些城市集中。中小城市集聚的程度就低一些,而且中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联系也相对较弱。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规划城市群的规模和布局。 目前,各地政府一般只管行政辖区内部事务,很少打破行政边界去做城市群的规划研究。我们国家发改委做一些区域规划,只能是原则性的,很难具体落实。我国学者对科学规划城市群的研究做得也不够。麦肯锡咨询公司前几年做了一个关于中国城镇化前景的研究,我觉得很受启发。他们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四种中国城镇化的前景:第一种是以巨型城市(megacity)主导的城镇化前景,一个巨型城市3000万人口,以若干这样的巨型城市,来带动全国的城镇化;第二种是核心城市加上周边城市的巨型城市群,每个城市群6000万人,由若干这样的城市群来主导城镇化;第三种是以中型城市为主导;第四种是以中小型城市为主导。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发现集中城镇化对能源和土地的节约有好处。第一、第二种都算是集中城镇化,第三、第四种不是集中城镇化。麦肯锡作为一个美国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他们尚且能做这么大的课题,而我国有那么多的研究机构,却很少能涉及到这方面比较深入的规划研究。所以我个人觉得十
八大报告关于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布局和增强中小城市各类功能的论述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和非常有远见的。我们不能脱离城市群的整体规划来孤立地考虑中小城市的功能和发展,我们应该把城市群规划和中小城市发展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使城市群中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增强各类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和发展机会。一个跨越城市行政边界的、对整个城市群的科学规划对我国城市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过去比较关注各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发展,今后需要更多地关注城市群里二级或是三级城市的发展。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中心城市上海的人口规模已达2400万人,未来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人口规模为百万级的二级城市的发展。例如上海的郊区新城,以及上海周边的苏州、嘉兴、南通等城市以及它们下面的一些重要县市,已经或者未来能够发展为常住人口规模达百万级的二级城市,可以分担中心城市人口集聚的压力,应该实行紧凑型发展,有较高的建筑密度和混合功能,设施完善方便,同时有较大的农业和生态空间,而且联系中心城市的交通也很方便快捷,也是
一个高效和绿色的城市。 伍江(同济大学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我国新型城镇化必须注意两个特点:第一,它具有特定的空间条件。城镇化本来就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要符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照搬任何一个既有的模式,哪怕是所谓的理想模式;第二,中国的城镇化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发生的。今天的城镇化和过去的城镇化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今天的城镇化和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化进程相比,今天的城镇化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都不能同日而语。今天新型城镇化已经变成了中国城镇发展最重要的机遇和背景。总之,它不可能重复国外的道路,也无法重复我国以前的道路。 从国情上来说,中国城镇化和西方城镇化有几个很不同的地方。第一,工业化的进程和西方不一样。正常情况下是先工业化,再城镇化。工业化带来对城市的压力,城市空间难以满足城市膨胀的需要,于是出现城市病。而我国当代的工业化起步晚,是在全球很高的工业化程度下进入快速工业化进程的。所以这种城镇化一开始就对城市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