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章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一般有配料、加工安装等。
钢筋加工过程:冷拉、冷拔、调直、剪切、弯曲、焊接等。
一、钢筋品种与性能
(一)分类
:热扎、热处理、冷拉、冷拔。
:光面、变形
:盘圆(卷材)、直条(直径12mm以上)
:Ⅰ~Ⅳ级
(二)品种与性能
级别
符号
直径(mm)
屈服点不小于(104kPa)
伸长率不小于(%)
涂色标记
钢号
牌号
代号
Ⅰ
3号钢
A3
φ
8-40
25
红
Ⅱ
20锰硅
20MnSi
8-25
28-40
16
Ⅲ
25锰硅
25MnSi
8-40
14
白
5号钢
A5
10-40
19
绿
(三)钢筋验收与存放
每批重量不超60吨,任选两根试验,不合格加倍,再不合格为不合格产品。存放分清等级、牌号等,防锈。
二、钢筋冷拉(强度增加20~25%)
(一)基本概念
:指在常温下以超过屈服强度而小于极限强度的拉应力拉伸钢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并形成新的更高的屈服强度,以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
:钢筋冷拉卸荷后,有内应力存在,晶体组织将自行调整,经过调整,屈服强度将进一步提高,这个过程称时效。或冷拉钢筋经过一定时间,其强度进一步增加的效应。
(1)自然时效:在常温下,自然完成的时效。Ⅰ、Ⅱ级钢筋15-20天完成,Ⅲ、Ⅳ级钢筋不能实现自然时效。
(2)人工时效:采用人工加热(蒸汽或电热)的方法实现的时效。Ⅰ、Ⅱ级钢筋在100℃时2小时即可完成。Ⅲ、Ⅳ级钢筋,一般通电加热150-300℃,20min即可完成。
(用热扎钢筋制成)应用
(1)用作预应力钢筋(Ⅱ、Ⅲ、Ⅳ级和5号钢筋)
(2)非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得采用。一般不用作受压钢筋。
(二)冷拉控制
钢筋冷拉后,强度增加,塑性降低,为了使钢筋冷拉后具有一定的塑性(防止突然破坏),必须对钢筋冷拉进行控制。方法有冷拉率、冷拉应力。
(1)冷拉率:钢筋冷拉时,弹塑性变形的总伸长值与钢筋原长的百分比。
(2)单控冷拉:仅用冷拉率进行冷拉控制的方法。
(3)冷拉率控制法的要求
1)冷拉率控制值由试验确定
同炉批,取试件不少于四个,在冷拉应力达规定值时,测其冷拉率,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炉批钢筋的实际冷拉率。
若钢筋强度偏高,平均冷拉率低于1%时,仍按1%进行冷拉。
2)不同炉批的钢筋,以及不能分清炉批的钢筋,不宜用控制冷拉率法进行冷拉。
3)冷拉速度不宜过快(使变形充分),~。冷拉到规定应力或冷拉率须停车2-3min,使变形充分后,结束冷拉。
(4)优点:施工简便
(5)缺点:不能保证冷拉质量。冷拉率不一致易断裂。
(1)概念:同时控制冷拉应力和冷拉率的方法。
(2)控制方法:如钢筋已达到控制应力,而冷拉率未超过允许值,则认为合格。否则,钢筋应降低强度使用。
注:预应力钢筋必须采用双控冷拉。
(三)冷拉设备
由拉力装置、承力结构、钢筋夹具、测量设备组成。
三、钢筋冷拔
:将6-8mm的Ⅰ级钢筋通过特制的钨合金拔丝模孔强力拉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