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2018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8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1/5/15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8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8赴延安学****心得体会
【2017赴延安学****心得体会1】5月下旬,我们从湖南到陕西,再从西安到延安。一路上风景诱人,却难以留住我们一行人等的心。我们带着朝圣的情怀,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革命圣地,重温了延安精神,观摩了延安的现场教学。延安之行感动多、收获多,让我最有体会、有感触的无疑要属延安干部学院和延安市委党校老师们的现场教学。
在延安听了好几堂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课,大家都非常认真,学的津津有味、乐在其中。总结起来,延安的现场教学有以下三个特点:
1、资源独特:延安,拥有上百处革命旧址旧居,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让学员通过观看真实的革命文物,更直观地感悟革命历史。当我看见主席住过的窑洞,脑海里出现的是他彻夜奋笔、激扬文字的形象;当我坐在主席旧居前的石椅上,耳边响起的是老人家对岸英的淳淳教导和殷殷嘱咐;当我走近军委大礼堂的军事地图前,浮现的是革命先辈们运筹帷幄、决战千里的雄才大略;看到这些红色文物,历史画面不再是一张张发黄的幻灯片,而是活生生的战斗生活场景。这些都是延安现场教学独特的资源,不可复制也不能再生。它可以让你暂时忘记理论的艰涩和政治术语的精深。
2、视角独特:不管是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的宗旨教育,,抑或是王家坪革命旧址的家风教育,现场教学的教授们对一些历史典故如数家珍,在讲革命故事的时候也是娓娓道来。他们从革命领袖亲子关系谈到传统文化的家风,甚而从家风引出国家兴亡之道;他们用革命烈士详尽的生平事迹证明信仰的力量和革命先辈们立场的坚定;小编TOP100范文排行这种历史循迹和理论纵深让理论鲜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所以说他们现场教学的视角是独特的。
3、形式独特:传统意义的干部教育主要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采取知识灌输式和报告式等教学形式。其中虽也会有一些案例,但更多的是理论性的、抽象性的内容,学员学****时缺乏直观感受。而现场教学则打破了传统干部教育培训中惯用的课堂讲授的模式,把现场变成课堂,把素材变成教材,把实践者变成教师,从而使学员在体验中感悟,在同历史的撞击中受教育。所以说,现场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十分鲜明。
去延安前,在以往理论学****过程中,我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就理论讲理论,很空洞,没有力量;就理论讲实践,缺乏深度,有肤浅之嫌;就实践讲理论,丢失了普遍性,没说服力。延安学****后,我似乎明白了,只有将哲学理论、党的理论纳入到历史的视野,用历史的视野研究、学****哲学和党的理论,才能让这些理论更加鲜活,让理论学****有趣起来。人是历史的产物,人无法摆脱历史,历史是一个人的先天存在,人不能改写和选择他之前的历史,同样的道理,由人创造的理论也是无法摆脱历史的。只有通过了解历史,才能了解自身;只有通过返本,才能够开新;也只有通过理解我们的来路,才有可能理解我们的去路。明白了这些道理,我决心以后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自己,范文写作让自己在以后的理论学****理论教学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1、丰富历史知识****同志讲过: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历史是经验、教训、借鉴,是过去的沉淀,是未来的导向;对于一个人来说,历史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