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一、 消防工作方针
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预防为主”就是把预 防火灾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积极开展防火安全教育,提高防火安全意识和 知识,增强职工对火灾的警惕性,健全防火组织,严密防火制度,加强防 火检查,消灭火险隐患,贯彻建筑防火措施。
“防消结合”就是在积极做好防火工作同时,在组织上、思想上、物 质上和技术上做好灭火的前期准备,一旦发生火灾,迅速赶赴现场,及时 将火扑灭。
二、 燃烧
人们通常说的“起火”,“着火”就是燃烧的习惯说法。
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 可燃物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 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称为可燃物质。
如木材、汽油、酒精、氢、乙快等。物质的可燃随条件变化而变化。 如木刨花比木块容易燃烧。木粉能爆炸。铅和镁不可燃,但粉状不但可燃, 而且具有爆炸性。
2、 助燃物质。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物质都叫助燃物质。如氧、空气、 氯气、高镒酸钾等。
3、 着火源。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源。如明火、电火花、化学能、 机械能等。
三、 燃烧、燃点、自然点、闪点、爆炸
1、 燃烧:燃烧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但还有量的条件,在某些情况三 者有一个条件量不足也不能引起燃烧。
2、 燃点:可燃物质开始连续燃烧所需最低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燃点。
物质燃点越低,则物质易燃烧。
3、 自燃点: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在这一温度时,可 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自行燃烧。如煤场发热自燃。物质自燃点越 低,发生火灾危险也就越大。
4、 闪点:易燃与可燃液体发生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产生 一闪即灭的燃烧,称为闪燃。引起闪燃最低点称为闪点。
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火花,而且一闪即灭。这是因为易燃与可燃的液体 挥发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还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汽,不能维持其 燃烧。闪燃就是将要引起火灾的先兆。
5、 爆炸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为 爆炸。
四、 火灾发生原因
1、明火,2、电火花,3、雷电,4、化学能,5、日光
五、 火灾种类
1、人为失火,2、自然现象造成失火,3、设备故障,4、摩擦,5、 过热物质
六、 火电建设防火防爆要点
火电建设施工,系统复杂,存在着较大火灾和爆炸危险性。
其主要危险源
大量的焊接作业,②电气设备,电缆线路贯穿于整个电厂安装设备 中,③煤系统,④油系统,⑤氢系统,⑥脱硫的内衬胶等,⑦高温,高压 管道,⑧大量易燃易爆物品。
1、一般防火要求
。并经常畅通。
氧气、乙快等仓库建在施工区、生活、办公区25米以外。
24米以上建筑要足够扬程高压水泵,当水源不足时要有消防水箱。
临时住宿、办公室、班房、仓库等必须按有关要求配备灭火器。
现场严禁流动吸烟,在施工区建立吸烟点。
库房建设,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库房防火规定。
现场防火器材配齐、放在明显处,并经常检查以保持可靠性,月 有记录表)。
⑨加强油料领用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⑨禁止办公室、宿舍内放易燃易爆物品。
。挥发性易燃材料禁止放在敞口容器内。
侦氧气、乙快气瓶使用按有关规定执行。
©焊接作业防火按焊接作业规定执行。
G)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