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目标(一)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二)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的含义。(三)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科学告诉我们:月亮是这样的艺术告诉我们:月亮是这样的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月球的年龄大约有 亿年。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 60-65 公里。月壳下面到 1000 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 1000 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 3476 公里,是地球的 1/ 4 、太阳的 1/ 400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 1/ 400 ,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 1/ 49 ,质量约 7350 京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 1/ 80 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 1/ 6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384401 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 3476 千米,比地球直径的 1/ 4 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 3800 万平方千米,虽然很大,但不及亚洲的面积大。是艺术违背了科学, 还是科学摧毁了艺术? 科学与艺术李政道 1926 年出生于上海。 1943 年秋到 1946 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学院, 1950 年获博士学位。他曾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学术研究所任物理学教授, 1964 年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1994 年,在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 、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 、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 、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 、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 、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 等。 2004 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本文的论点是: 朗读课文,想想: 朗读课文,想想: 在作者眼中,科学与艺术有哪些相似点? 并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提出论点,开门见山,总领全文。) 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强调艺术的“创造力”的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强调艺术的“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 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理解: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 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理解: “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问题问题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