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第十册重要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第十册重要知识点.doc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2021/5/16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第十册重要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数学第十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参考书本P3)
2、对称轴: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参考书本P3)
3、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参考书本P5)
4、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例如:三角形向左平移3格。
5、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例如: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参考P5)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因为2×6=12,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参考P12)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参考P13)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参考P14)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参考P17)
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 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参考P17、18、19)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参考P23)
100内质数表。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是由6个(前、后、左、右、上、下)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参考P28)
2、长方体有8个顶点,有12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把棱分成3组,每组棱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就是说4条长互相平行且相等,4条宽互相平行且相等,4条高互相平行且相等,特殊情况有8条棱相等)。(参考P29)
正方体(也叫立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可以看成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参考P30)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常用表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字母表示:m 、dm 、cm 、mm 。(参考P34)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字母表示:m 、dm 、cm 、mm 。(参考P39)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字母: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字母表示:S=a×a×6。(参考P34)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字母表示:v=a×b×h。(参考P41)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字母表示v=a×a×a或a 。(参考P42)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S=v÷h,,h=v÷S。(参考P43)
7、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毫升,也可以写成L、ml。
1升=1000毫升, 1 升= 1立方分米, 1毫升= 1立方厘米 (参考P50)
8、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