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课堂教学改革十条建议.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堂教学改革十条建议.doc

上传人:wdggjhm62 2021/5/16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堂教学改革十条建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堂教学改革十条建议
香情雪龙 的 课堂教学改革十条建议
课堂教学改革十条建议
1、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状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轻松愉悦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应成为一个互相学****和谐发展的生命共同体。
2、  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阅读预****带着问题进课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让学生用自身的情感体验,用自己的智慧,接受教师的指导;同时也从同伴那里获取信息;让每一位学生在其智力、能力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发展。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自主学****的时间与空间(每节课留给学生自主学****的时间不得少于1/3);课堂学****的空间在结构上要多样化,比如可采用系统整体观和结构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活动空间。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以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得到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实行在备课中既备“教师的活动”又备“学生的活动”的“双案制”备课法。
4、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应科学、准确、清晰、恰当,能抑扬顿挫、缓急有致、刚柔相济,不断激起语感和美感,使学生如坐春风、浮想联翩,这样才能掀动学生的心扉,调动学生的思维,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5、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XX、平等、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发言,无论学生的种族、地域、性别、贫富,都要一视XX。更要关注心理上、经济上、学****上的弱势群体。要因势利导,培养和塑造学生的道德规X和完整人格。
  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要使教学节奏达到这样的境界:X弛相间、变而有度、活而有序,能有一种强烈明快的节奏感。不管是接受性学****还是探究性学****都要引导学生时停、时续、时急、时慢,才能不断激起思维的波澜,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与过程,知识与技能更好地渗透进学生的心田。
 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要提倡和引导学生求异思维,要鼓励学生能用不同的语言表述同一个事物;要激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即使学生的创见是错误的也值得欢迎。 8、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科思想发展的脉络。要注意学生的生活世界、社会发展的现实、现代科技、生产实际与书本知识的沟通。
  9、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作业,既要有必做题,也要有选做题;既要有“短作业”,又要有“长作业”。并引导学生对自已的知识和作业适时进行监控和评价。
  10、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自身对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的反思与创造。
看兖州一中推行的“‵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时至今日,兖州一中推行的“‵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这个课改行为,究竟是怎样的内涵或秘密?它到底实现了怎样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否真的符合素质教育精髓,又有着多大的普适性?它将会是昙花一现还是碧水长流?对我们每一个非兖州一中而言,又有着怎样的启发或该引起怎样的反思呢?现转引过来,和大家共同参阅。一上课,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忙着讲题或布置学****任务,而是组织学生热热闹闹地进行学****成果展示!据校长杜金山介绍,“展示”是兖州一中课改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可记者禁不住疑窦丛生:看不到事先的预****学生们怎么就能一上来“凭空”开始展示呢?
眼见着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可师生仍然陶醉在“展示”里,意犹未尽。记者看着表,开始替上课教师担起心来——都“展示”35分钟了,45分钟的课只剩下10分钟的“小尾巴”了。
正当记者担心时,原本沸沸扬扬的教室骤然安静下来,整幢教学楼也显得宁静了。
这时老师站到了讲台上,开始在黑板上写“预****目标”。刚才还手舞足蹈的学生这时也都坐回座位,一边等着课代表和几位小组长发“导学案”,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老师写完“目标”后,就领着学生作“预****br/>记者低头看看学生手里的“导学案”,发现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字,反正面共有四页,内容真不少。这么多的内容,区区10分钟能预****完吗?又怎么能保证预****的效果?另外,刚才的“展示”和现在的“预****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为什么展示完了却又要“预****呢?
记者百思不解,下课后采访了刚才在给高三上语文课的李平老师。
李平老师告诉我,兖州一中的所有课都分为两段,是“35+10”,也即“展示+预****课堂前半段占35分钟,就一个目标,组织学生充分展示,而展示的内容就是上节课的最后10分钟里布置的“学****任务”。在每节课后半段的10分钟内,教师要围绕“导学案”领着学生做下节课的预****将预****目标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