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建筑指标】住建部调整建筑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doc

格式:doc   大小:8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指标】住建部调整建筑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doc

上传人:小雄 2021/5/17 文件大小: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指标】住建部调整建筑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指标】住建部调整建筑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 近期住建部关于征求调整建筑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意见的函(建市资函(2016) 86号)提出取消《建筑企业资质标准》中关于注册建造师、职称人员、持有岗位 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要求,在建筑行业内引起共鸣,深受建筑 企业欢迎。
建筑企业资质在我国推行30多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发挥了一定作 用。企业资质成为建筑企业进入市场的准入证,没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不能承接施 工任务,否则就是无证施工,无证施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下称《建 筑法》)绝对不允许的违法行为。所以,建筑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资质,视为企 业生存的饭碗。
随着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和不断发展,建筑企业资质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严重干扰建筑市场正常秩序,具体反映在:
一、 企业资质严重失真
企业资质弄虚作假时有发生,因为企业资质标准定得过高,企业为了满足标准要求,到处拼 凑技经人员,出现技经人员一证多用现象(一个证书在多家企业出现),甚至政府主管部门和 事业单位技经人员都能在企业资质中出现(现在联网以后,情况有所改变)。由于企业资质是 刚性需求,在行业内形成一些考证专业户,有的一人能考好几个证书,到处挂证拿钱,而真 正在一线干活的往往没有证书,形成业内常说的“会考的不会干,会干的不会考”的怪现象。 在这种情形下,企业资质已经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二、 资质挂靠成常态化
出现一批靠出让资质过日子的企业
建筑法明确规定,严格禁止资质挂靠,但《建筑法》实施多年,资质挂靠现象屡禁不止,而 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有的企业感到办资质很难,要过五关斩六将,而且成本太高。因此, 只好选择挂靠,为一些有资质企业提供赚钱机会。有少数企业基本上靠接受挂靠过日子,每 年完成的施工产值90%以上都是挂靠企业完成的。挂靠企业向被挂靠企业交一定的挂靠费 (一般为施工产值的1 %—2%)。有的企业仅挂靠费一项收入就高达上千万元,日子过得也不 错,企业不思进取,很少自营。长此以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普遍下降,技经人员得不到锻 炼和提高,人才严重退化。
挂靠为无资质企业大开方便大门
无资质的建筑小老板挂靠一级资质企业,就能以一级企业的身份参与投标;如果挂靠的是特 级资质企业,就能以特级资质企业参与投标。通过挂靠,无资质企业就变成有资质企业,低 资质企业就可以变为高资质企业,这样企业资质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扰乱建筑市场秩序
有些建筑老板用高资质企业名义到处投标,有的能借五六家甚至更多企业资质参加投标,造 成一个工程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参加投标,一旦小老板没有中标,就到处投诉,没完没 了地投诉,弄得政府主管部门头疼、企业之间关系紧张,要想息事宁人,中标单位必须在经 济上给小老板一定的补偿,才能把事情摆平,这种现象在一些地区屡见不鲜,这样的建筑市 场秩序对行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住建部提出调整资质标准部分指标,体现了住建部真正为企业着想,为行业发展 着想,必将在建筑行业中产生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
一、 与国际接轨
早在1997年我们到新加坡考察建筑业管理就了解到,新加坡就没有企业资质一说。他们对 建筑企业只有两个要求,一是对从事建筑工程的从业人员执业资格有严格要求。执业人员要 具有一定建筑理论基础和实际施工管理经验,能够科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