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薇薇安 2021/5/17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
授课对象:2008级工商管理本科1、2、3、4班
总学时:54
学分数:3
适应专业:工商管理本、专科、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物流管理与旅游管理本科
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与传播学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公共关系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公共关系(公众关系)就是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保证事业成功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学问。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经营管理科学、信息传播学、人际关系学构成其理论基础,它的思想原理又吸收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广告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学生通过学****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公关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使公共关系成为一种有理论指导的自觉行动。通过本课程的学****要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公共关系的涵义、历史、职能、构成要素、工作程序等,明了公关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与素质,掌握公共关系的某些应用技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要求学员掌握以下内容:
1、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基本要素与研究范畴。
2、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条件和中国公关事业的历史机遇。
3、公共关系的角色、功能和原则。
4、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
5、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和选拔。
6、公共关系工作开展的基本程序和“四步工作法”的实施。
7、不同类型公众的特点与分类公共关系工作。
8、不同类型公众的心理特点以及公关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9、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及选择的原则。
10、大众传播的写作技巧和发布技巧,新闻与公关广告。
11、人际传播的特点、线路及手段。
12、公关谈判、演讲、劝说、沟通的技巧。
13、赞助、庆典、开放组织、展览、危机公关、举办会议等公关专题活动的技巧。
14、公共关系与组织CI设计的关系及CI设计的主要步骤、方法。
15、公关礼仪的性质与公共关系的个人礼仪、组织活动礼仪。
16、企业公关中公共关系与整合营销、名牌战略、CS战略的关系。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4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学界关于公共关系定义的不同看法
理解:公共关系的定义和涵义以及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意识等基本概念
掌握: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庸俗关系、广告、新闻传播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定义
一、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
1、公共关系是一种现代管理职能和艺术
2、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活动
3、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的相互联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
4、公共关系是一种实务活动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的定义所包含的五个基本要点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涵义
一、公共关系的涵义
1、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
2、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
3、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
形象意识  公众意识  传播意识  协调意识  互惠意识  服务意识等
4、公共关系是一种职业
5、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
二、公共关系的界定
1、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2、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
3、公共关系与广告
第二章 公关礼仪【6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要求
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礼仪概述
一、礼仪的概念
二、学****礼仪的意义
三、礼貌礼仪修养的实践与培养
第二节 日常交际礼仪
一、介绍、称呼与握手
二、问候、寒暄及礼貌用语
三、约会与邀请礼仪
四、拜访与作客礼仪
五、待客礼仪
六、赠受礼品礼仪
七、通讯联络礼仪
第三节  服饰、仪容与仪态
一、服饰
二、仪容
三、仪态
第四节   出行与公共场所礼仪
一、出行礼仪
二、公共场所礼仪
第五节   聚会与餐饮礼仪
一、聚会礼仪
二、饮用礼仪
三、中餐礼仪
四、西餐礼仪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4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组织的特点和分类方法,公共关系机构的种类
理解:组织的概念,公关人员所扮演的角色
掌握:公关人员应该具备的条件和职业道德以及能力和品德方面的要求。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组织及其分类
一、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稳定性  目的性  整体性  适应性
二、组织的分类
1、按组织成立的依据和内部关系分
2、按组织的性质、功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