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李商隐诗三首》.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商隐诗三首》.docx

上传人:1017848967 2021/5/1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商隐诗三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商隐诗三首》(高二选修)
  教学要点:
  1背诵《无题二首(其一)》
  2进一步理解古诗中的虚实问题
  3比较同一意象物“柳”,诗人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进而了诗作的本质的是什么。
  第一课时(2007年5月30日星期三)
  内容鉴赏《无题二首(其一)》
  步骤
  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到“不同角度与虚实”的话题上来。
  简要地复习《早雁》,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进一步从“虚实”的角度进行鉴赏。
  二鉴赏《无题二首(其一)》
  (一)声读,特别提示颈联的节奏。
  (二)意读,展示基本解读的文字,然后规定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联翻译原诗,让学生把译文直接写在黑板上,学生自读翻译时,教师巡视,同时提示翻译的“信、达、雅”,最后师生共同评讲写在黑板上的译文。
  可以展示教师的译文如下:
  昨夜星光闪烁,晚风习习,我们在画楼西畔的桂堂的东边相聚,今天我虽没有彩凤双飞的翅膀,但我们心里却有犀牛之角的灵异,能够感应对方的一切,做到心心相应。相聚的情景来历历在目:隔着座位松钩猜令,在美好的时刻畅饮那赏罚的美酒周身温暖,分组射覆赌酒,觥筹交错中,只觉得灯火更加明亮,而相聚的气氛也愈加浓烈。可叹的却是,听到报晓的鼓声,我就不得不要去应对官差,那骑马奔走的形状就像那被风吹得不断在空中飞旋的蓬草。
  (三)情读,展示练习一答,让学生明确虚实分析的角度:
  思考·探究一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情景叙写上常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无题二首(其一)》就是如此。请结合他的《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诗,仔细体会。
  答:诗歌中“虚”,是指看不见摸不清,却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虚象和空灵的境界;而所谓的“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眼见身临为实,联想想象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由此不难理解,虚实其实是相当的概念。就《锦瑟》而言,除了第一联可以说是眼前这景外,其它都可以说是想象的;而《无题》前面两联可是说是实景,后两联是虚景。但是,换过角度,情况又未必如此。“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可以说是联想的,而第二联反而可是说是实景,可以理解成清早梦醒之后,怅然若失,思索做梦的因缘,这便联想去过去听爱人奏瑟的情景。同样《无题》中的颈联为实,女主人公清早起床梳妆时,触景生情,便联想想象了其它几联诗句的情景。如此地不确定,丰富了诗歌的美感。
  并讨论如下:
  1四联诗按照你分析的角度,指出哪联是实,哪联是虚:
  (明确:这里至少可以两个角度来界定——
  ①是否描写还是议论按此,首联、颈联是实在画面;颔联、尾联是虚的议论抒情
  
  ②是眼前的还是联想想象的据此处颔联外是实,其余为虚。因为只有颔联是写“今天”的情景——立足在“画楼”触景生情,联想着“昨夜”的情景。)
  2练习一告诉我们,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情景叙写上常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这所谓“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就是说,具体到一联诗,既可以说是此时此地,又可以说在彼时彼地,既是虚写,又可以说是实写。比如第一联,既可以说回想昨夜的情景为虚写,但又可以说实写今夜重游故地:夜,还是昨天那样的夜,星星,也还是昨晚的星星,像情人闪烁的眼睛,风,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