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公元前 514 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前来投奔的楚国大臣伍子胥建吴国都城阖闾大城,距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城里仍有许多当年留下的地名。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苏州城建城早,规模大, 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城市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 为国内外所罕见。苏州古城的古迹密度在中国仅次于北京和西安, 列全国第三位。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品牌。苏州园林甲天下,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截止 2009 年有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就占有拙政园、留园两席;“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 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 而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 令古今游客争相来访枫桥, 闻听寒山寺的钟声。姑苏城外自然风光秀丽,灵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诸山,点缀于太湖之滨,形成了富有江南风情的湖光山色。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 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 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其中赵陵山遗址 1992 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苏州是中国著名古都, 曾为春秋之吴国、战国之越国、三国之孙吴、元末之张吴等多个政权的首都, 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经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为中国第一古城。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亦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风景秀美如画的城市, 苏州现有 2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苏州、常熟),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昆山周庄、吴江同里、苏州甪直),7 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苏州东山、苏州西山、苏州光福、苏州木渎、吴江震泽、太仓沙溪、昆山千灯), 还有一大批保存较好的古镇( 如吴江的黎里、盛泽, 昆山锦溪, 太仓浏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吴中区的东山村、明月湾),中江路,山塘街。吴文化概述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吴地, 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若以吴语来说, 则南可至浙江温州、永嘉之地, 东至上海, 北含南通至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西至镇江丹阳的交界处。太湖中的吴县三山岛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遗址, 表明至少从那时起吴先民已在本区域生息繁衍。近年来,濒临长江的张家港地区,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先民遗址, 其中最早的距今有 7000 年的历史。阳澄湖畔的吴县草鞋山遗址(堆积有 10 个文化层), 它能完整地说明本地区的历史演进。第十文化层为距今六千七、八百年左右, 此时的先民们已过着定居生活; 住在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