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2021年植物生物学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3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植物生物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5/18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植物生物学知识点.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植物生物学》知识点整顿
(据《植物生物学》周云龙版 不涉及植物生理学某些+前生物竞赛笔记)
1.
C3植物
C4植物
叶构造
无“花环状”构造,只有一种叶绿体
有“花环状”构造,常具备两种叶绿体
叶绿体
维管束鞘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叶肉细胞中
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个体大无基粒,叶肉中数目少个体小
分布
典型温带植物
典型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二氧化碳固定途径
只有卡尔文循环
在不同空间分步进行C4循环途径和卡尔文循环
与二氧化碳亲和力

强(有PEP羧化酶)
光和效率


共同点:植物重要生理过程,均有水分参加作用。
2、有世代交替必有核相交替,有核相交替不一定有世代交替。
3、比较旱生叶和水生叶构造与其功能适应
旱生植物叶:第一类叶小而厚,多茸毛,表皮细胞壁角质层发达,有具备复表皮,气孔下陷或限生于局部区域(气孔窝)。栅栏组织层数多提高了光合伙用效率,海绵组织和细胞间隙不发达,机械组织发达。原生质体少水性,细胞液高渗入压。另一类为肉质植物,有发达薄壁组织,能保持大量水分,水消耗少能耐旱。
沉水叶:1、叶小而薄,叶经常裂成细丝状可以直接吸取水分和溶于水中气体和盐类,表皮细胞壁薄多含叶绿体,因而表皮既是保护组织又是吸取同化组织。 2、叶肉质不发达,细胞层数少便于光透入,提高光合效率。 3、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不发达,具备发达通气组织弥补气体吸取局限性。4、普通表皮细胞壁薄,角质层薄,无气孔表皮毛。
4、比较根和茎初生构造及其发展
初生构造


表皮
具备根毛,无气孔,角质层薄
不具根毛,有气孔,角质层厚
皮层
有栓质化外皮层,有内皮层,具备凯氏带,具中柱鞘
外皮层有厚角组织,含叶绿体,无内皮层,不具凯氏带,不具中柱鞘
维管柱
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相间排列,木质部形成脊成星芒状,普通不具髓
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相对排列,形成一种维管束,普通具髓
成熟方式
初生木质部:外始式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
初生木质部:内始式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
发展
木栓形成层来源于中柱鞘(内来源),皮层、表皮死亡,维管形成层无分化
木栓形成层来源于表皮和外围皮层(外来源),皮层保存,存在束中和束间形成层
5、单轴分枝/合轴分枝
单轴分枝具备明显顶端优势,由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主轴,侧芽发育形成侧枝,侧枝又以同样方式形成次级侧枝,主轴生长明显占有优势分时方式。常用于裸子植物。
合轴分枝:没有明显 顶端优势,顶芽只活动一段时间便死亡或生长极为缓慢,紧邻下方侧芽开放长出新枝,代替本来主轴向上生长,生长一段时间后又被下方侧芽取代,如此更迭。使树冠呈伸展状态,更利于通风透光,大某些被子植物为这种分枝方式。假二叉分枝为合轴分枝一种。 (注意区别二叉分枝)
6、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少草本;多为直根系;茎为环状中柱具形成层;叶常为网状脉;花同被,多为4、5基数;胚具2枚子叶;花粉具3个萌发孔。
;多为须根系;茎为散生中柱,无形成层;也常为平行脉;花多3基数,胚具1个子叶;花粉具备1个萌发孔。
7、如何区别根、茎横切面;
,根中没有


8、三切面(三切面鉴别重要要借助于射线形态、分布)
:可见到同心圆似年轮,所见到导管、管胞、木纤维等均为横切面观,可观测到它们孔径、壁厚及分布状况;仅射线为纵切面观,呈辐射状排列,显示射线长和宽。
:也称弦向切面。垂直于茎半径所做纵切面(但是中心)年轮常呈倒U形,所见导管、管胞、木纤维均为纵切面,可见其长宽及细胞两端形状、特点;但射线为横切面观,轮廓为纺锤形,可见高宽。
:通过茎中心做纵切面,所见管胞、导管、木纤维、射线都是纵切面,可见高、长。射线细胞排列整洁,并与茎纵轴相垂直。
9、掌状三小叶/羽状三小叶:掌状三出复叶三个小叶柄等长,羽状三出复叶顶端小叶柄较长。
10、如何区别叶片上下表皮
接近木质部为上表皮(近轴面、腹面),反之为下表皮(远轴面、背面)。此为最对的判断办法。 但普通状况下气孔器多为下表皮,反之为上表皮。深绿色为上表皮,浅绿色为下表皮
11、无限花序/有限花序:
无限花序是在开花期间其花序轴可继续生长,不断产生新苞片与花芽,开花顺序是花序轴基部花或边沿花先开,顶部花或中间花后开(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有限花序花轴顶端不在向上产生新花芽,而是由顶花下某些形成新花芽,花开放顺序从上向下或从内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