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教学设计《雷雨》.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设计《雷雨》.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1/5/19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设计《雷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8课《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原州区东郊小学 杨惠宁
一、课文简析:
本单元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单元训练中提示,学****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这篇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我认为课文主要写了雨前和雨后的景色。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二、设计理念: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进行图文对照,沟通学生的学****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但学生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不够深,需要老师的指导观察体会。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我觉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体会好词佳句,并学会应用。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四、教学重点:
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画中的情景。培养观察能力和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方法:探究 、合作 、交流 、点拨法。
八、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文情景朗读与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图片。雷雨声、风声、雨声的视屏、蝉叫声、青蛙叫声。
学生准备:准备好雷雨前后自己的作品画介说画中的情景。
九、教学过程:
18雷雨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雷雨天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老师想你们对雷雨的景象也了解很多。老师昨天布置你们画一张自己观察到雷雨前后的景象,把画中的内容介说给大家,谁现在愿意来展示给大家?指名学生介说。
生:介说自己画中的内容。雨前、雨中、雨后的情景。老师随机指导或有针对性地评价。
师:同学们的画画的能力提高了不少,口头表达能力也进步了不少,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作者笔下的雷雨中又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板书课题:18雷雨
﹙二﹚复****导入新课。
师: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分了几部分写的?﹙三部分﹚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板书:雨前、雨中、雨后。我们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雨前,回忆一下雨前有哪些现象?指名学生读雨前的语句。
生:回忆雨前的情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感情的朗读描写读雨前的语句。
师: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雨前的关键词:压 不叫 闷热 垂 逃。出示雨前的图片,指导学生对应图片说说雨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