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与朱元思书.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与朱元思书.docx

上传人:3321568027 2021/5/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与朱元思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与朱元思书
  备课组
  初二
  学科
  语文
  执笔
  范国伟
  课题
  与朱元思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方面
  ,感知文章大意。
  ,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情感
  态度
  方面
  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能力
  方面
  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获得美的享受。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难点: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
  策略与方法:朗读、背诵;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1、板书:吴均的《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明确:这是描写日落景象的一首小诗,寥寥几笔,借黄昏安宁静谧景色,展现了山居的清幽环境与隐逸的情趣。清人沈德潜称赞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这首诗有画一样的意境美而且构思巧,想象奇特,语言清新易懂。)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二、赏读课文
  一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欣赏: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导引:了解学生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
  (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
  朗读: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二读: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
  朗读:出声自由朗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引:对照注释和《词语手册》,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
  四人小组讨论,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组长记录疑难,交给老师;教师把疑难放在全班讨论
  涉及重点词句,板书
  字词:任意东西、许、独绝、甚、若奔、皆、上、指、千百成峰、千转不穷、无绝、忘反、犹、见(xiàn)日
  句子:(翻译)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三读:理清课文结构---结构美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
  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为什么?
  讨论: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