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北京立交桥(三).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立交桥(三).docx

上传人:1017848967 2021/5/1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立交桥(三).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立交桥
  教学目的
  一、进一步理解记叙文说明文的区别。
  二、了解通迅这种新闻体裁的特点。
  三、锻炼把记叙文改写为说明文的初步能力。
  教学设想
  一、安排二教时
  二、了解记叙文、说明文各自的特点,从而懂得这两种文体的区别。
  三、在懂得两种文体区别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的实践。
  四、重在指导,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尽量少作:“分析”。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本文的主题;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通迅的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提问:预习中,字、词方面有哪些疑难?解答,板书补充几个字的读音;翌(yì),迥(jiǒng),湍(tuān)。(课本上已注意的,要看课本,不要板书。)指名朗读,注意名读、字音,指导,纠正。
  二、教读课文
  提示:课前预习,有两个思考题,一个是全文段落很多,哪些段落内容的关系比较接近,可以合成一个大部分?一个是作者在本文中叙述什么?描写什么?意图表达佬思想?准备回答。小声议论,座位靠近的可交换意见;巡回,了解理解的情况。
  提问:指名回答第一个总是鼓励发表各自的意见。明确: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八段),写十年中北京立交桥飞速发展的情况。第二部分(第九至十四段),写北京立交桥的多姿态多彩。第三部分(第十五段至二直二段),写北京立交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全文有叙述,有描写。
  提问:每时名回答第二题,鼓励发表各自的意见。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写1974年开始,北京有立交桥,主要叙述了从1978年起,十年中北京立交桥的发展情况和作用,描写了北京立交桥的优美形式和市容的美化,赞美了首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   小寻(讲述):
  关于主题:一篇作品,一篇文章,题材是作者组织的,主题是作者对生活的长期积累和反复提炼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我们说作者叙述什么,描写什么,意图表达什么思想,正是从作者这个角度说的。而阅读分析时,常说的主题,是从一篇作品,一篇文章来说的。这就是说,主题是作品(或文章)表达的基本思想或说明的主要问题,它显示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或态度。在“通过”的前头用上“本文”、“作品”、“文章”之类的词是必要的。懂得这个原理,知道其所以然以后,学习语言,写出主题时,就不会是盲目的实践了。
  提示:这篇文章报导了北京立交桥的情况,有叙述有描写,比一般的消息报导详细多了。它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文章呢?(指点:记叙文只是就在范围而说。)思考,议论,发言。
  
  小结(讲述,引导,利用初一年级读过的《新闻两篇》作比较,并参看本册第二二课。)
  这篇文章应归入“通迅”一类。通迅是新闻体裁之一,写真人,写真事,胡事实说话。它与一般消息不同的是:通讯的叙述比较详尽、具体;消息的叙述比较简明、概括;通讯较多地报导人物(当然也有事件),消息以报导事件为主。通讯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它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叙述,但也常常有较多的描写,有时也用抒情、议论等手法。以本文为例,它所写的事件是北京立交桥的飞速发展,所写的人物很多,是群像;依时间顺序写,有时也依空间顺序;表现手法上,描写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读课文,看看除了叙述和描写以外,有没有类似说明的句子;指出认为写作上值得探究(或者说,是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