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第四章 教育与人发展.ppt

格式:ppt   大小:88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章 教育与人发展.ppt

上传人:sxlw2017 2021/5/20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章 教育与人发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出生)到生命结束(死亡)的全部人生变化过程。特指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
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发展具有能动性。
1
a、生理发展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成熟,以及体质的增强。
b、心理发展指认识、情感、意志等过程心理活动能力的发展,以及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
c、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2
2、个体身心理发展动因
内生论:孟子的性本善;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是推动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力;威尔逊的“基因复制”;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外铄论:荀子的性恶论;洛克的“白板说”、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
多因素相互作用说:内部因素(生物);外在条件;主观能动性具有决定意义。
3
A、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身心发展速度不是匀速的,而是时快、时慢、时高时低。
身体发育的不平衡性: (1)发育的先后:头脑 → 脚;身体的中心部分→边缘部位;身高 → 体重增。(2)两个生长高峰:一是出生后的头一年,二是青春发育期。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心理发展过程中某些活动发展的关键期不一致。如出2、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视觉发展关键期,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一般来说,智力在11、12岁以前增长较快,以后较慢,到了20岁左右达到高峰,35岁后缓慢下降,60岁后急剧下降。
4
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皮亚杰: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
柯尔伯格道德认识: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
C、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一个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直到衰亡,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出生后的顺序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阶段 。
5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生理差异 。
2、心理差异 :(1)类型差异 。(2)表现早晚差异 。(3)个体差异 。
6
E、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身体机能的相互补偿。
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互补,“如身残志坚者能有很高的发展”。
7
皮亚杰的认识发展(Jean Pia-get)1896年生于瑞士,创立认识发展学说。
1.感知运动阶段 。 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大致从出生至2岁。婴儿只有遗传性无条件反射,逐渐发展出通过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应付外部环境刺激的能力。这一阶段后期,感觉与动作明显区分,手段与目的逐渐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2.前运演阶段。(2至6岁)各种感觉运动图式逐渐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随语言出现和发展,频繁地使用表象和词语来表征外部事物,词语或其他的象征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只能在不脱离实物和实际情景的场合应用,思维仍受具体直观表象限制。
 3.具体运演阶段。(7至11岁)随着抽象概念的形成,已开始具有逻辑推理能力。但是这时的逻辑推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否则儿童会感到困难,所以这种逻辑推理能力只是初步的。
 4.形式运演阶段。在11至12岁开始进入形式运演阶段,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开始区分;能运用假设进行各种逻辑推理;有特定的形式运演结构形式。
8
(1927年生,美)的道德思维发展学说
道德思维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前世俗水平:(4---10岁左右):能区别戏剧中的好坏,简单规矩或道德规范,主要是据个人切身感受和行为的后果认识的.
第一阶段: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认为行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给儿童带来的后果,一个人无疑的要服从权威,服从权威避免惩罚就是价值;第二阶段: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为定向。
9
世俗水平:按家庭、社会、国家期望及一定****俗行事,并主动维护道德、秩序。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11、12、13岁),懂得善良人应怎样做,开始对人们的行为的动机分析,逐步具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第四阶段:社会秩序与权威的支持定向(14、15岁左右)认为强调服从纪律和法律,才能维护治安,权威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