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因为痛经而来就诊。痛经实在是女人一辈子的内心隐痛, 不少女人从中学开始, 就会和痛经不期而遇。乃至于很多女人都不怎么把它当成病了, 因为它太常见, 就像普通的感冒、咳嗽、鼻炎一样。除非到了疼痛十分厉害、不能忍受的时候, 否则不会轻易到医院来就诊。月经前就开始感觉四肢冰凉,小肚子冰凉,还不敢使劲按,按了就疼因为寒性的痛经是最常见的。道理其实挺简单的, 你也能够一听就懂: 俗话说“痛则不通, 通则不痛”, 气血不通, 就是痛经的总病根。当然, 导致气血不通的原因有很多, 气血虚、气血淤、气血寒、气血热……普通人自己不太容易分清到底是哪种, 脉摸起来有着沉紧的感觉, 说明体内有寒; 再看舌苔, 明显发白, 月经量少, 颜色黯, 有血块。这都说明体内有寒, 是最常见的寒性痛经。在来看痛经的女性中, 十个人里有七八个是这种类型, 她们的典型症状是: 月经前后感觉四肢冰凉, 小肚子冰凉;月经量少,颜色黯,有血块。痛经的时候,小肚子冰凉是很常见的,不过,有的人喜按,按一下就舒服多了,这是血虚的表现。而有的人不敢使劲按,使劲按就很痛,这是血淤的表现。还有人痛经的时候, 小肚子不凉反热, 月经量多、白带多, 那是湿热型的表现……像这样的寒性痛经是最常见的,应该是平时常吃凉东西,什么冷饮、雪糕、冰激凌、朝鲜冷面什么的,或者,常呆在空调开得很足的环境造成的大夏天的我也喜欢吃西瓜呀, 难道多吃了几块, 就因为西瓜性属寒凉而把我吃成“冰疙瘩”了?对一般人来说当然不会。举个通俗的例子:每天的天气变化不定:有时寒,有时热,有时湿(雨、雾), 有时燥, 有时风……绝大多数人都不觉得怎么样, 只有个别体虚之人会因为天气变化而经常感冒。吃西瓜致寒也是同样道理,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问题, 但如果你体质偏于寒性, 而且每天都大吃特吃西瓜、苦瓜这些寒性食品, 那么, 寒邪就会积少成多, 乘虚而入。虽然在月经前很注意不喝冷饮、碰冷水、吹空调, 但是, 饮食上还是没有刻意避开寒性食物,所以,西瓜之寒、苦瓜之冷,就趁机偷偷进入体内,让自己痛经的毛病屡犯不止。原来,都是饮食惹的祸啊! 我教你做一个“艾姜煮蛋”, 不仅能养生治病, 还能美味解馋呢。到中药店买一点儿艾叶、干姜,到商店买来鸡蛋、红糖。每次的比例是:艾叶 10克、干姜 15克、鸡蛋 2个、红糖适量。做起来非常简单, 将干姜切片, 和洗净的艾叶、鸡蛋一同放进锅里, 加适量清水, 先用文火把鸡蛋煮熟。然后,把煮熟的鸡蛋剥壳,再放进锅里药汁中煮 10 分钟,加进红糖。好了,一道热气腾腾、火力十足的“艾姜煮蛋”就大功告成了, 吃蛋喝汁, 美味可口, 但功效完全相当于苦口的中药。这道药膳可不是我的发明, 它来源于古代名方中的艾姜汤, 其中艾叶能暖气血而温经脉, 专治女性气血寒滞、腹中冷痛; 干姜能去脏腑之沉寒, 最擅治下焦虚寒、胃部冷痛;而在艾姜汤中加入鸡蛋和红糖,则能补血活血、扶正祛邪,让人尽享“热情”的美味。什么能祛寒呢?但凡热性、温性的中药乃至食物, 都是清扫体内寒证的灵丹妙药, 又何止艾姜煮蛋?我给她列了个针对常见寒性疾病或体质的食物宜忌清单: 少吃生冷寒凉的黄瓜、冬瓜、藕、莴苣、荸荠、瘦猪肉、鸭肉、海蜇等食物, 少吃西瓜、梨、柿子等水果, 少喝绿茶、绿豆汤等饮品。多吃性属温热的韭菜、芫荽(即香菜)、牛肉、羊肉、鸡肉、鳝鱼、海虾等食物, 多放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