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土木工程发展简史.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木工程发展简史.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木工程发展简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引言人类出现以来, 为了满足住和行以及生产活动的需要, 从构木为巢、掘土为穴的原始操作开始,到今天能建造摩天大厦、万米长桥, 以至移山填海的宏伟工程,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土木工程的发展贯通古今,它同社会、经济,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土木工程内涵丰富, 而就其本身而言, 则主要是围绕着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为便于叙述, 权且将土木工程发展史划为古代土木工程、近代土木工程和现代土木工程三个时代。以 17 世纪工程结构开始有定量分析, 作为近代土木工程时代的开端; 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为现代土木工程时代的起点。人类最初居无定所, 利用天然掩蔽物作为居处, 农业出现以后需要定居, 出现了原始村落, 土木工程开始了它的萌芽时期。随着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古代土木工程经历了它的形成时期和发达时期, 不过因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发展颇不平衡。古代的无数伟大工程建设, 是灿烂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土木工程最初完全采用天然材料, 后来出现人工烧制的瓦和砖, 这是土木工程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古代的土木工程实践应用简单的工具, 依靠手工劳动, 并没有系统的理论, 但通过经验的积累, 逐步形成了指导工程实践的成规。 15 世纪以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是近代土木工程出现的先声,是它开始在理论上的奠基时期。 17 世纪中叶,伽利略开始对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被认为是土木工程进入近代的标志。从此土木工程成为有理论基础的独立的学科。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产业革命, 使以蒸汽和电力为动力的机械先后进入了土木工程领域, 施工工艺和工具都发生了变革。近代工业生产出新的工程材料──钢铁和水泥, 土木工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继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近代土木工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臻于成熟, 可称为成熟时期。近代土木工程几百年的发展, 在规模和速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古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土木工程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现代土木工程所经历的时间尽管只有几十年,但以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土木工程领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现代土木工程的新特征是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和交通高速化等。土木工程在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也出现了新趋势, 即材料轻质高强化、施工过程工业化和理论研究精密化。土木工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等属性, 牵涉面十分广阔, 这个简史只是就发展的某些侧面作概略的描述。古代土木工程土木工程的古代时期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经验的积累, 古代土木工程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和发达时期。萌芽时期大致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为避风雨、防兽害,利用天然的掩蔽物,例如山洞和森林作为住处。当人们学会播种收获、驯养动物以后, 天然的山洞和森林已不能满足需要, 于是使用简单的木、石、骨制工具, 伐木采石, 以粘土、木材和石头等, 模仿天然掩蔽物建造居住场所,开始了人类最早的土木工程活动。初期建造的住所因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仅有“窟穴”和“橧巢”两种类型。在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地区多为穴居, 在山坡上挖造横穴, 在平地则挖造袋穴。后来穴的面积逐渐扩大,深度逐渐减小。在中国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约公元前 5000 ~前 3000 年) 中, 遗存有浅穴和地面建筑, 建筑平面有圆形、方形和多室联排的矩形。西安半坡村遗址(约公元前 4800 ~前 3600 年) 有很多圆形房屋, 直径为 5~6米, 室内竖有木柱, 以支顶上部屋顶, 四周密排一圈小木柱,既起承托屋檐的结构作用, 又是维护结构的龙骨;还有的是方形房屋, 其承重方式完全依靠骨架,柱子纵横排列,这是木骨架的雏形。当时的柱脚均埋在土中,木杆件之间用绑扎结合, 墙壁抹草泥, 屋顶铺盖茅草或抹泥。在西伯利亚发现用兽骨、北方鹿角架起的半地穴式住所。新石器时代已有了基础工程的萌芽,柱洞里填有碎陶片或鹅卵石,即是柱础石的雏形。洛阳王湾的仰韶文化遗址( 约公元前 4000 ~前 3000 年)中, 有一座面积约 200 米2 的房屋, 墙下挖有基槽, 槽内填卵石, 这是墙基的雏形。在尼罗河流域的埃及, 新石器时代的住宅是用木材或卵石做成墙基, 上面造木构架, 以芦苇束编墙或土坯砌墙, 用密排圆木或芦苇束做屋顶。在地势低洼的河流湖泊附近, 则从构木为巢发展为用树枝、树干搭成架空窝棚或地窝棚, 以后又发展为栽桩架屋的干栏式建筑。中国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 约公元前 3000 年), 是在密桩上架木梁, 上铺悬空的地板。西欧一些地方也出现过相似的做法,今瑞士境内保存着湖居人在湖中木桩上构筑的房屋。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