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培育高效笋竹林基地促进竹业增效竹农增收.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培育高效笋竹林基地促进竹业增效竹农增收.doc

上传人:WonderW 2021/5/2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培育高效笋竹林基地促进竹业增效竹农增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培育高效笋竹林基地促进竹业增效竹农增收
上坪乡素有“毛竹之乡”之称毛竹林面积约10万亩人均拥有竹山面积15亩竹山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80%左右。2003年上坪乡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两个百万亩”基地建设的要求一手抓林改一手抓低改培育高效型笋竹林基地促进竹业增效竹农增收。本次林改应改面积为95606亩现已完成林改发换证面积89930亩占任务的94.1%。2004年8月被三明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毛竹乡镇”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突出一个重点抓好一个示范组建一个协会培育一个龙头。
一、突出一个重点抓好林权制度改革  根据上坪乡发展实际镇党委、政府统一认识抓好林改就是抓住农村工作的中心牵住了农村工作的牛鼻子;抓好林改就能使乡村干部有所作为真正做到“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抓好林改在林区就能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按照市委、市政府“抓早、抓紧、抓好”林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组织开展了进一步深化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全乡上下积极行动起来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每人挂包一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配有3-5名干部。同时调动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形成齐抓林改的工作格局这是搞好林改的前提。
二是广泛宣传群众参与。广大村民是林改工作的主体林改工作涉及每户竹农看山场、签合同都必须发动竹农共同参与这是搞好林改的关键环节我们通过进村入户开会座谈印发材料、张贴宣传单等充分发动竹农参与林改工作做到林改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是依法办事规范操作。我们始终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林改方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这是搞好林改工作的保障措施。
四是落实到户增效增收。这是林改的目的所在。我们把林改工作当作贯彻去年中央9号文件和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具体实践顺从民意发证到户。林改工作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1.确保了林区稳定人心安定。由于我乡1997年没有进行毛竹山第二轮延包工作2004年正好是第一轮承包到期村民思想有所波动“打乱按人均分山”的想法在一些村民中有一定的影响乡里存在着一定的社会稳定工作的压力。去年10月份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林改工作对上坪乡来讲这好比是一场及时雨我们抓住这次机会一步到位“大稳定、小调整延包30年”发证到户群众吃了定心丸这样确保了林区稳定人心安定。按群众的话讲就是“山定主竹定根人定心”。2.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是群众的生产经营观念的转变:由过去的被动、粗放的经营管理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式高效经营管理。体现在“二个提高”:①竹农护笋养竹的积极性空前提高。过去护笋养竹政府下通告干部巡山分兵把守效果还很不理想现在群众自觉留“大、好、壮”的笋种插上标签、象选女婿一样。②竹农科学育竹的积极性空前提高。老小病竹下山竹山实行动态管理示范园区的竹山Ⅰ度、Ⅱ度、Ⅲ度竹的比例基本上达到1:1:1。“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的经营理念为越来越多的竹农所接受。
二是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从过去的行政命令、计划管理转变为指导、引导、帮助、服务。
三是干群关系发生转变:过去群众看到干部能躲就躲群众把乡镇干部看作是“要钱、要粮、要命”的三要干部现在是找干部、盼干部、要干部来帮助解决问题。3.实现了“三个增加”:一是增加了投入。做到了三个舍得:舍得将钱掏出来购买笋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