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药的煎制.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药的煎制.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6/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药的煎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药的煎制煎药方法一、“水煎, 分温三服”者, 先用水煎煮一遍, 把药汁取出, 再加水煎煮二遍,亦把药汁取出,合第一遍药汁后,分温三服。此中分温三服, 是每一次服药时, 用三分之一的药量, 用小容器大火煮沸后,取下火,放温服用。不能用现代电磁类加热器把药加热。二、药方中未注明于食前, 食后服者, 则食前后服皆可, 与食时间隔十五分钟至半小时。三、若煎法特别,则另注明。四、煎药用砂锅。五、代茶饮者,有二者。 1 、用药物直接泡开水服用。此中泡药物的第一遍开水,当为初煮开的沸水,泡后加盖闷闭半小时,才可服用。再加水时,用暖水即可。一天服一剂, 过夜不服。药方中注明语句为“泡水代茶饮” 2 、用一杯容量的水在火上煎煮药物,沸后文火煎煮五分钟,而后把药汁连同药渣倒入杯中,闷闭半小后在,而后服用。再加水时, 用暖水即可。一天服一剂, 过夜不服。药方中注明语句为“煮水代茶饮” 1 、煎药的用具用砂锅、瓷锅最好, 因为上火慢、凉的也慢, 性质温和, 惰性, 不会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玻璃次之。如果药量小或临时用一用搪瓷(完好无损的)的。各种金属锅不适用。 2 、煎药的火候以中火, 小火为好。每次以中火煎至沸腾, 然后改为小火。小火要保持药汤翻花,但不会溢出,是小花。注意:煎糊了的药就只能浪费了,不能加水再煎了。 3 、煎药的时间从药汤开算起, 一般 100 克左右的药,有 15-20 分钟则可, 如药量大可适当增加三、五分钟,如小可缩短一点,比如儿药有时就是 20 克左右,这时煎到水开后二三分钟则可。煎药时间太长,药的味道难以下咽,而且变成了过沸水,水分子集团增大,影响水分子对细胞壁的渗透性。如果是花、或叶为主的药, 煎药时间应再缩短。 4 、泡药煎前应先将药泡上,而且多泡一会煎的效果更好,我一般都泡三、四小时以上,有时晚上泡上第二天早上才煎。泡药需要用凉水,热水不行,矿泉水、纯净水也可。如果当地自来水***气味太大, 可以先将水在敞口容量中中放置一会,待其挥发。煎之前水应一次加足。 5 、泡药的水量如果能服得下,应该适当多加一些,不必太拘泥于大夫泡药的碗数, 因为好多人觉得碗大小难掌握,其实按一碗 200-250 毫升算就可以。多加一点水, 药泡的透、有效成份也容易溶出来, 只不过喝的药汤多一些,但易于身体吸收。一般 100 克左右的草药, 我一次服药量掌握在 250-300 毫升左右( 相当于矿泉水半瓶), 如果一天服两次就煎出 600 毫升左右,一天服三次就煎出 900 毫升。也可以这样算水量: 草药吸收两倍的水, 如总克数为 100 的草药(石质的不计)自身吸收 200 毫升的水( 1 克水等于 1 毫升水)。煎 25 分钟约蒸发掉 150-200 毫升水, 剩下的就是喝的药汤了。所以, 总加水量(毫升) = 草药总克数X2+ 150 + 300 X该剂服的次数这样用矿泉水瓶大概量一下就行了,多一点没关系。 6 、洗药有些人买回中药有洗的****惯, 这个****惯很不好。用水先洗可使药材中含有的水溶性成分流失,也可使粉未类药材流失,如龙骨、牡蛎、滑石粉、桃仁等; 或可致部分药材辅料的流失。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都是易溶于水中, 若先用水洗, 也会导致部分的辅料减失。如土大, 煎好倒出药汤,澄清一会杂质自然就沉淀了。 7 、代煎药现在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