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完整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7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晓熙 2021/5/21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完整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财政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提高财政系统预防和控制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财政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本预案适用于本预案定义的1级、2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和可能导致1级、2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本预案所指网络与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是根据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来确定的。
  (一)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是指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故障,发生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1、事件分类。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特征,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可划分为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网络安全突发事件是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人为破坏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反动宣传、煽动和渗透等破坏活动。
  自然灾害是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
  事故灾难是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者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
  人为破坏是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袭击等事件。
  2、事件分级。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1级 (特别重大)、2级 (重大)、3级 (较大)、4级 (一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级 (特别重大):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局性大规模瘫痪,事态发展超出自己的控制能力,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事件。
  2级 (重大):网络与信息系统造成全局性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需要跨部门协同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3级 (较大):某一部分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但不需要跨部门、跨地区协同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4级 (一般):网络与信息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突发公共事件。
  (二)工作原则。
  1、积极预防,综合防范。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抓好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犯罪等环节,在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明确责任,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协调管理机制和联动工作机制。
  3、以人为本,快速反应。把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公民财产遭受损失。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要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4、依靠科学,平战结合。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有条件则定期进行预案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切实可行。
  二、预防预警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1、进一步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测、预警制度。要落实责任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和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按规定及时向局信息中心负责人、局分管领导报告,同时与相关的产品技术支持单位联系,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半小时,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实行态势进程报告和
日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2、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报告制度。
  发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向局信息中心负责人、局分管领导报告,必要时向县信息中心及县公安局报告:
  (1)利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