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7-8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1987年10月1日
关于发布《水泥混凝土路面
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
计标〔1987〕226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的通知,由交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七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交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浙江省交通厅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一九八七年二月九日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546号文通知,由浙江省交通厅负责主编,并会同广东省交通厅等十四个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建国以来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经验,吸取了有关科研成果,并广泛征求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多次召开专题讨论会,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六章十一节和八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施工准备,基层与垫层,水泥混凝土板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安全生产等。
本规范是首次编制,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浙江省交通厅(杭州梅花碑),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1987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施工准备
第三章基层与垫层
第四章水泥混凝土板施工
第一节材料
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
第三节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和运输
第四节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
第五节钢筋设置
第六节接缝施工
第七节混凝土板养护
第八节冬季施工和夏季施工
第九节旧混凝土板加厚
第五章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
第一节质量检查
第二节竣工验收
第六章安全生产
附录一混凝土配合比算例
附录二混凝土板真空吸水工艺
附录三混凝土板切缝机具及施工工艺
附录四混凝土板接缝填缝料
附录五混凝土板塑料薄膜养护工艺
附录六混凝土抗压、抗折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附录七计量单位的换算
附录八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道)面(以下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以促进交通建设和运输的发展,特制订本规范。
、城市道路、厂矿道路和民航机场道面等就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及验收。
注:民航机场道面指跑道,停机坪,滑行道。
,必须根据设计文件、施工条件及水文、地质、气象等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
,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
,应采用机械操作,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施工准备
,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交通道路,揽拌和堆料场地,办公生活用房、工棚仓库和消防等设施。
、灌溉渠道和地下管线等,均应在施工前拆迁完毕。
,并应提供混凝土配合比验数据。
,复测平面和高程控制桩,据以定出路面中心、路面宽度和纵横高程等样桩。控制桩测量的精度,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三章基层与垫层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路基的高度、宽度、纵横坡度和边坡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路基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三、路基应坚实、稳定,压实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对现有路基加宽,应使新旧路基结合良好,压实度应符合要求。
,宜采用板体性好、强度高的石灰稳定土、工业废渣类、级配碎(砾)石掺灰和水泥稳定砂砾(包括砾石土)等半刚性基层,及泥灰结碎(砾)石基层。
。基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应做到土块粉碎,石灰合格,配料准确,拌和均匀,控制最佳含水量,碾压密实。石灰含量宜占土的8~12%。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应停止施工,并应在冻结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