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简笔与繁笔
教学目的
一、理清文章的局部思路和整体思路,正确地理解、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
二、分析理解作者“提倡简练为文”的主张。
三、学习用辩证的观点论述问题,对问题的阐述全面、深刻,富有说服力。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文艺随笔,体裁上有别于其他三篇课文。文体不同,在理清思路的方法上也会有所分别,注意指导学生把握文体特点,总结分析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从文题人手,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圈点出重点词语并小结如下。
1.繁冗拖沓2.言简意赅3.穷形尽相
4.惜墨如金5.毛骨悚然6.索然寡味
7.焦躁不安8.字斟句酌9.拖沓累赘
10.洋洋洒洒11.凝练12.描摹
13.点染14.汩汩滔滔15.洗练
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地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三、认真阅读第一段,理清局部思路。
教师指导具体步骤:首先,要标上句子序号;然后,依据由整体到部分的思路分析层次;最后,——层一层理,一句一句理,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讨论,交流,明确:
本段共十句话,层次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①②③指出观点“文章繁简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④一⑩申说理由,加以论证。所以说这段文字的基本思路是先提出观点再加以论证。
第——层,句①说的是前人主张,句②是评论性的话,表示肯定前人主张。揣摩语言“诚然”“然而”标志着思路的转折。句③对前人观点有所纠正,也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层重点在句③。思路是,先提出前人观点,然后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在肯定之后指出偏颇,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层前一小层,句④说“简”,句⑤⑥⑦说“繁”,思路是由“简”到“繁”,更加侧重于分析后一方面。句④对“简”一分为二:“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是好的;“言简意少”,是平淡、单薄,是不好的。说明对“简”不能一概肯定。⑤⑥⑦三句只说用得好的繁笔,说明繁笔也不可一概否定。句⑤说“使繁”的好处,句⑥谈“繁笔”是写作需要,句⑦是对“繁笔”肯定的评论。可见⑤⑥⑦句的思路是围绕繁笔的可取之处,先具体分析繁笔的好处,然后肯定其必要性和艺术效果。
第二层后一小层,句⑧说“用简”,句⑨说“使繁”,句⑩进行总结提出观点,可见思路由分而总,用概括的事实证明简笔还得讲究“意赅”“传神”,繁笔也自有妙处。论述重点是提倡简练并非简单否定繁笔,所以先说“用简”再说“使繁”。
第一段的思路可以图示如下:
四、阅读全文,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准确领会作者的主张
阅读要求与提示:1.运用所学的方法,分析文章总体思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2.注意把握文艺随笔的文体特点。
指导阅读步骤:首先,粗梳课文结构;然后,概括每段要点;最后,理清思路。
讨论,交流,明确:
1.文章的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1—5):就文章的繁简问题,提出作者的主张——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第二部分(6—7):就当前创作上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提倡简练为文”的主张。
2.概括要点,理清思路。
思路以从来的文章家在繁简上的主张——提倡简练,反对繁冗拖沓为起点,以“提倡简练为文”为终点。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