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3489365453(整理).doc

格式:doc   大小:127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3489365453(整理).doc

上传人:1542605778 2021/5/21 文件大小:1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3489365453(整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家计委发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中等师范、幼儿师范的学校建筑设计质量,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特制定本规范。 
    、工矿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建筑设计。 
    ,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 
    、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人民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选址和总平面布局 
第一节校址选择
    :
    一、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六、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第二节学校用地
    、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二、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 
    三、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 
    四、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 
    : 
   一、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中师、。 
    二、中师、幼师应有供全体学生住宿的宿舍用地。有住宿生的中学宜有部分学生住宿用地。 
    三、学校的自行车棚用地应根据城镇交通情况决定。 
    四、在采暖地区,当学校建在无城镇集中供热的地段时,应留有锅炉房、燃料、灰渣的堆放用地。 
    : 
    一、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²,²。 
    二、: 
    三、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四、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弹性地面。 
    五、有条件的学校宜设游泳池。 
    :中师、幼师不应小于每学生2m²;中学不应小于每学生1m²;²。 
    
学校类型 
小学 
中学 
师范学校 
幼儿师范学校 
跑道类型 
环行跑道(m)
 
 
 
 
直跑跑道(m)
 
 
 
 
注: 
    ,宜采用250m环形跑道;学生人数在1200-1500人时,宜采用300m环形跑道。 
    。 
    3.
位于市中心区的中小学校,因用地确有困难,跑道的设置可适当减少,但小学不应小于一组60m直跑道;中学不应小于一组100m直跑道。
第三节总平面布局
    ,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