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记念刘和珍君(一).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记念刘和珍君(一).docx

上传人:1017848967 2021/5/2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记念刘和珍君(一).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记念刘和珍君(高一必修一)
  课题
  
  授课
  时间
  2016学年上期
  课时
  3
  主备人
  赵凤美
  教学目标
  1、认知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2、学****语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3、提高理解句子含义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学会依据作者的感情、摘录关键词语梳理行文脉络。
  教学教学重点:
  ,分析结构及局部思路。
  2、理解作者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二、整体把握课文
  1.请同学默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思考以下问题:
  问1:本文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问2:第一、二部分的作用?(教师板书)
  2.在理清总体思路下,让学生概括各段段落大意
  教师板书
  ,抓住作者感情线索。
  教师提问:从文章整体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的勇毅,告诫(斗争方式),激励“更奋然而前行”。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棋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
  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情线索可以概括为:“悲”、“愤”三、布置作业
  1、复****课文,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