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文档名称:

脑卒中后偏瘫康复及预防.ppt

格式:ppt   大小:4,371KB   页数:7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脑卒中后偏瘫康复及预防.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21/5/21 文件大小:4.2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脑卒中后偏瘫康复及预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脑卒中后偏瘫康复及预防
脑卒中后偏瘫康复及预防脑卒中后偏瘫康复及预防脑卒中--概述 脑卒中 , 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WHO)
分类: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由于本人工作能力和接触项目有限,希望借此机会将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分享,更希望大家能提出更多更为深刻的意见! 谢谢
脑卒中--概述
脑卒中 , 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WHO)
分类: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概述
危险因素
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的因素(年龄、种族、家族史)
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疾病)
个人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等)
脑卒中康复--主要功能障碍
身体功能和结构方面
脑卒中直接引起的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偏瘫、肌张力、共济、协调、平衡)
言语功能障碍(失语、构音)
吞咽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普通及特殊感觉)
认知功能障碍(意识、记忆力、失用、失认、执行功能)
心理-精神障碍(抑郁、焦虑等)
二便功能障碍
病后处理不当而继发的障碍
废用综合征(长期卧床,无主动性活动,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神经肌肉反应性降低、心肺功能减退)
误用及过用综合征
活动能力障碍(生活自理、交流能力障碍)
社会参与能力障碍
偏瘫概述
偏瘫是指因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等原因所导致的以半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残疾,同时可伴有失语、失认、情绪低落和视物不全等症状。
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
年发病率:200/100万
新发病例150万
每年死于脑卒中者80~100万
存活者中约75%致残
5年内复发率高达41%。
死亡率
总患病率 、 致残率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住院抢救治疗
同时制定早期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程序,积极及早与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的病人的功能明显改善,只有10%~20%的病人留有严重或中度残疾。
偏瘫康复基本知识
偏瘫分期
目前,临床上根据病程长短,将中风分为四期: ①中风急性期,指发病后2周之内。由于此期瘫痪的肢体肌张力下降、反射消失、不能维持自主性活动,故又称为软瘫期。其中发病后1周之内,病情变化较大,称之中风急性期早期或中风超早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病情不稳定,常有骤然变化和意外,治疗以挽救生命和控制进展为主。 ②中风痉挛期,指发病后2-4周之间。此期的主要表现是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紧张性反射、肌张力增高和痉挛状态。 ③相对恢复期,指发病后5周-6个月。此期的主要表现是分离运动、精细运动和速度运动。大多数中风患者,在此期内被治愈;只有少数患者进入后遗症期。 ④中风后遗症期,指发病后6个月以上未痊愈,仍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共济障碍、认知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