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褪黑素.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褪黑素.doc

上传人:ffy51856fy 2016/6/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褪黑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褪黑素褪黑素褪黑激素(Melatonin) 主要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吲哚类激素。人的松果体是附着于第三脑室后壁的、豆粒状大小的组织。也有报导哺乳动物的视网膜和副泪腺也能产生少量的褪黑激素; 某些变温动物的眼睛、脑部和皮肤( 如青蛙) 以及某些藻类也能合成褪黑激素。褪黑激素的分子式为 C13N2H16O2 ,分子量 ,熔点 116 ℃~ 118 ℃,化学名称为 N- 乙酰基-5- 甲氧基色***(N-acetyl-5-methoxytryptamine) 。 Lerner(1960) 首次在松果体中分离出一种激素, 由于这种激素能够使一种产生黑色素(melanin) 的细胞发亮, 故取其字首 Mela ; 同时由于它从 5- 羟色***(serotonin) 衍生而来, 故取其后缀 tonin , 因此, 这种松果体激素取名为 Melatonin( 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小,以 pg(1 × 10-12 g) 水平存在。近年来,国内外对褪黑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作为膳食补充剂的保健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表明其具有促进睡眠、调节时差、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等多项生理功能。 1 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受光周期的制约。松果体在光神经的控制下, 由色氨酸转化成 5- 羟色氨酸, 进一步转化成 5- 羟色***,在 N-乙酰基转移酶的作用下, 再转化成 N- 乙酰基-5- 羟色***, 最后合成褪黑激素, 从而使体内的含量呈昼夜性的节律改变。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比白天多 5~ 10 倍,清晨 2: 00到3: 00 达到峰值。 Hakola 等对夜班工人唾液中褪黑激素含量的研究结果, 也证实了这种昼夜节律性变化。褪黑激素生物合成还与年龄有很大关系, 它可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也可经哺乳授予新生儿。因此, 在刚出生的婴儿体内也能检出很少量的褪黑激素, 直到三月龄时分泌量才增加, 并呈现较明显的昼夜节律现象, 3~5 岁幼儿的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最高,青春期分泌量略有下降, 以后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 到青春期末反而低于幼儿期,到老年时昼夜节律渐趋平缓甚至消失。 2 褪黑激素对睡眠的影响 Holmes 研究了褪黑激素的催眠作用和对神经化学的影响,大鼠给予 10 mg/kg BW 褪黑激素后,用 EEG 检测入睡时间, 与服药前相比, 缩短一半, 觉醒时间也明显缩短, 慢波睡眠、异相睡眠明显延长而且容易唤醒;给予 mg/kg BW ,得到程度略低的、类似的催眠效果。任何剂量的褪黑激素都不会改变标准 EEC 模型和干扰正常的睡眠规律。腹膜给予小鼠褪黑激素 25 mg/kg BW 的催眠作用与 100 mg/kg BW( 腹膜) 环己烯巴比妥( 催眠药) 的作用相似。 Dollins 等(1994) 用低剂量褪黑激素对 20 名年青健康志愿者进行催眠效果的研究,志愿者在上午 11: 45 口服 ~ 10 mg 褪黑激素后, 其血清浓度达到正常人夜晚平均浓度水平; 、 、 和 等各剂量组均使受试者口腔温度下降、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精力下降、疲劳感增加、情绪低下、对 Wilkinson 听觉觉醒试验反应正确率下降。 Waldhause r等(1990) 也对20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