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一、学仄、对仗、关联等。 2 、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品味鉴赏名联,提高文学修养,生发浓厚兴趣。 3 、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了解对联有关题型。二、学习重点、难点: 1 、重点:掌握对联知识,领会对联的奇妙,生发浓厚兴趣。 2 、难点:尝试对对联。三、学习方法: 情境启发讨论四、课时安排: 1 课时五、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 出示几幅对子(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 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二)展示交流(“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 1 、你知道对联的发展历史吗? 明确:起源于唐--- 五代后蜀孟昶题于桃符板上“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发展于宋--- 王安石有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当时春联盛行的写照。盛行于明清--- 对联形式多样化,除了春联,还出现了名胜联、挽联、行业联等,还涌现出不少擅长撰联的行家,出版有对联创作与研究的专集,不断开展有对联的征集与竞赛等活动。(关键词:桃符) 2 、总结对联的拟写要求。(1 )字数相等,互不重复。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出现相同的字,这在对联中叫“合掌”,“合掌”是对联的忌讳。(2 )结构相当,句式相似。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停顿要相似。(3 )平仄相对,协调和谐。对联讲究平仄的要求是: 第一, 对句平仄要相对, 即上下联对应位置的字应平对仄, 仄对平; 第二,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为平声。这样的对联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当然对联也有严式和宽式之分。严式要求严格遵循对联的平仄要求, 宽式则只要求句型相同, 平仄大体相对即可,以不害意为主。(4 )对仗工整,内容相关。即要求上下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并要求内容相关,表意明确, 形成整体。(三)探究总结(“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1 、以成语对子为例,深入体会对联四大特点: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通过此例,带领学生进一步体会对联平仄、上下联、语法结构、内容相关的基本知识。) 2 、通过下列对联,了解对联三种形式:正对、反对、串对;体会对联中修辞的效果;为拟写对联打基础。(读、悟、析)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四) 对联种类 1、按用途分类①通用联——春联②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2、按字数分类①短联(十字以内);②中联(百字以内);③长联(百字以上)等。 3、按修辞技巧分类①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②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③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4、按联语来源分类①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②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③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④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5、其他分类①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②喜庆联:又称贺联, 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③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④名胜联:是指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