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感悟.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感悟.doc

上传人:wc69885 2016/6/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感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感悟——对书法艺术特点的剖析一,概述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艺术, 它不同于绘画的是: 书法借助于汉字的书写、运用丰富的笔墨变化与多样的线条组合,抒发、寄托创作者内心的艺术理解和思想感情。文字的表现是自由的, 书法家笔下的汉字或粗狂豪放、风驰电掣, 或婉柔清丽、含蓄隽永,这些都属于比较纯粹的艺术创作。中国书法在艺术界是独一无二的, 在黑与白、点与线的千变万化中完***的精神创造和情感宣泄, 它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与中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一脉相承。作为华夏儿女, 我们应当为我们民族拥有这宝贵丰富的艺术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书法艺术是纯粹生长于中华大地上、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传统艺术。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与其他的文化形式不同, 书法从古至今、从里到外散发的都是地道的中国作风和气派, 是中国璀璨文化的标本。作为一门艺术, 必然会有她的表现方式与特点。对于书法艺术来说, 线条是她的基础和灵魂, 因为毕竟书法的载体是用以表情达意的汉文字。线条也是书法赖以延续其生命力的重要媒介, 因为线条美是具体的,也是可以传承的。二、中国书法艺术的线条美我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首先被欣赏者感觉到的是线条,所以它也是沟通欣赏者和书家的桥梁。通过线条, 欣赏者可以获得精神上美的享受, 心灵上的慰藉和震撼。以毛笔作为工具, 这为线条美的高层次塑造提供了极理想的支持。欣赏者以书法线条作为审美对象, 从视觉上把握作品的深层内涵, 书法家们也把线条看成其作品的生命象征。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 碑评第十八》中, 有这样的论述: “书若人然, 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 筋藏肉莹, 加之姿态奇逆, 可谓美矣”。在这里, “筋”、“骨”、“血”、“肉”四者, 都是针对书法线条而言。康有为认为书法线条美犹如一个人体的美, 它体现出书法美的最高原则[4] 。在中国书法艺术领域中, 书法线条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力量感这里所谈的力量感, 是书法中的一种巧力, 是掌、指、腕、臂在人的意识协调和控制下, 融合了书写者审美观念、书写经验的自然运动。中国书法一贯强调笔力, 卫夫人的《笔阵图》有云: “下笔点画。波撇屈曲, 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5]835 。富有力度的书法艺术作品之所以美, 是因为它能使欣赏者在这种凝固的字形中领略到动感的生命风采、心灵的律动。如果笔力弱薄, 书法美就无法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二)立体感书法本是平面艺术, 说其富有立体感是矛盾的。因为线条本身是平面化的存在, 不符合三维空间的物理标准。但是一副书法作品如果缺乏立体感, 线条就单调乏味。真正的立体感应是沉着、浑厚的, 并能让人感受到线条中蕴藏的丰富信息。简要地说, 书法所强调的立体感是一种抽象地经过提炼的空间。在书法创作中, 又因书体不同以及书者的审美趣味各异而自具形态。强调线条的立体感, 这当然与中国人的传统精神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审美意识都离不开社会内容的制约,书法也不例外。(三)节奏感节奏感表现的是书法作品的活力, 在活力里面我们能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判断节奏的原则就是对比和交叉。在形式上, 就是空白与墨迹之比,墨迹点线之比,乃至墨迹粗细、干湿、方圆、转折之比。大凡构成一种对比, 都会含有节奏的元素。“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便是节奏之本。线条的构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