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市场功能政府功能关系经济学模型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市场功能政府功能关系经济学模型分析.doc

上传人:2286107238 2016/6/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市场功能政府功能关系经济学模型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市场功能与政府功能关系的经济学模型分析内容摘要: 近年来,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但受西方国家陷入经济危机的影响, 国内外都出现了很多经济问题, 我国出现通货膨胀较严重, 国外出现失业较严重。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使二者保持在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合理适当的范围, 就必须研究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使二者保持适当的比例,以实现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关键词:市场政府失灵均衡问题的提出在解放初期, 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统一计划和生产, 市场服从于政府, 没有自主权力, 经济发展缓慢, 该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因此, 我国经历长达 20 多年的经济市场化的探索, 政府职能也从服务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市场在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作用越来越大, 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时经济发展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后来转变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但这一阶段在政府与市场的比例关系中政府的比例还比较大。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 市场比例越来越大, 经济增长加快, 从近来年我国的 gdp 增长比率大约在 10% 左右可以证实,但是随着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物价也大幅度上涨, 尤其是房价的上涨以及由房价带动的其他生产性和消费性商品的上涨,使百姓的压力加大。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使百姓住有所居,国家在 2011 年下半年开始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控制房价,加大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页眉.. 页脚. 为了实现“十二五规划”中规定的年均增长速度 7%, 快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使市场和政府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市场与政府的缺点分析(一)市场的缺点—市场失灵在实践中,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1929-1933 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大萧条即是典型的例证, 商品出现了相对过剩。这说明市场也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无法克服的缺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自然垄断。一般来讲, 当一个产业存在自然垄断时, 当且仅当一个企业存在时, 该产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 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这时竞争是不经济的、无效的且具有破坏性, 最终垄断难以避免, 一旦垄断形成就会滥用垄断权力, 形成与竞争性均衡价格相背离的垄断定价, 从而造成无谓的损失。这就是自然垄断的“生产效率与配置效率”之间的根本矛盾。由此可见, 市场无法克服自身的天然缺点, 想实现社会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就必须借助市场以外的其它干预机制予以弥补。第二, 外部性。所谓的市场的外部性是指某厂商的经济决策(或某人的消费决策) 经过非市场价格手段直接的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它厂商的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或某人的效用函数) ,并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的变量。主要包括生产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外部性存在能够导致即使在完全竞争市..页眉.. 页脚. 场条件下实现的资源配置也不是最优的, 即将偏离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使得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第三, 公共物品。市场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就是说, 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 而且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享用。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失效,原因不在于社会不需要公共物品, 而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