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投掷技术原理 多媒体课件
版权所有, 1997 (c)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温州师范学院
体育系
杨津森制作
推铅球
掷标枪
掷铁并
掷链球
掷实心球
掷垒球
掷手榴弹
第一节投掷技术原理
投掷的概念
投掷是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将手持的规定器械进行抛射并尽可能获得远度的运动项目。
四个紧密相连的技术阶段
投掷项目虽然器械,场地,运动形式等不同,但都可以分为四个紧密相连的技术阶段,即:
1 准备阶段:包括握持器械和预备姿势;
2 预加速阶段:
直线助跑,滑步,旋转三种形式;
3 最后用力阶段:
由人体持器械运动向器械抛射运动的转变阶段;
4 结束阶段:器械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阶段;
技术的关键与难点
以上四个阶段,除链球外,对成绩影响最大的是最后用力阶段
最后用力是技术的关键。
预加速结合最后用力是投掷技术的难点。
技术的关键与难点也是投掷技术教学和训练的关键与难点。
决定投掷成绩的因素
田径投掷项目运动成绩S
由3个部分组成,可由公式表示;
S=S1+S2+S3
s2
s1
s3
s
地面
出手点水平面
V0
a
抵
趾
扳
h
地斜角示意图
450
400
地斜角
出
手
高
度
出手点
出手点水平面
地面
s
1 S1
器械出手点的投影点到丈量成绩的起点(起掷弧或抵趾扳内沿)之间的水平距离。
取决于身高臂长和器械出手时的身体姿势。
投掷区的利用率对S1的影响也很大,若起掷弧或抵趾扳前的地面没有充分利用,即出手时,脚与起掷弧还余一段距离,则S1有可能为负值,会使投掷距离S减小。必须在保证适宜出手角度的前提下,尽量伸直投掷臂和在保证不犯规的情况下身体重心尽量向前,这都可提高S1值。投掷距离越近,S1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推铅球的S1可达0。30m.
2 S2:
S2:器械出手点高度到出手点高度水平线与器械飞行抛物线的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器械出手点高度的水平面上的抛物线飞行水平距离),
取决于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V0和出手角度θ,重力加速发g,以及空气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