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第一单元 诗歌
沁园春· 长沙毛 泽 东
背景感知
在一个深秋的季节里,橘 子洲头,伫立着一位英姿 勃发的年轻革命家,他正深 情在注视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波涛,凝重的目光里似乎折射出心头翻腾的无限遐思……
让我们大声朗读课文吧:
第一遍,读准字音,划记生字词。
第二遍,领悟感情,读出感情。
第三遍,要在头脑中读出片片美景。
沁 舸 寥廓
遒 遏 峥嵘
字词:
liáokuò
qiú
è
朗读感知
qìn
gě
zhēngróng
诵读、疏通、理解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听录音--- 对照注释疏通字句。
2、研讨:
(1)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由此描绘的四副图景是什么?
立、看、怅、问、携、忆、记
(2)“看”字统领哪几句?这几句中哪些词
表现力特别强?
遍:红得广 染:红得深透 透:强调水的清澈
争:渲染了热闹气氛 击:突出雄鹰的矫健
翔:比出游鱼的轻快自由
(3)上阕主要写什么内容?与下阕有何关系?
写生机勃勃的深秋景物,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上阕末句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那些内容作了回答?
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5)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 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表现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年轻革命者奋发向上、
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
勃勃的“少年学子图”,间接回答了“谁主沉浮”
的问题。
(6)如果说上阕侧重写景,那么下阕侧重什么?
侧重抒发诗人的革命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