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与朱元思书.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与朱元思书.doc

上传人:1656403**** 2021/5/25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与朱元思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吴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结合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奇特秀丽的景色。
学****抓住事物特征写景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全文和识记重点字词,疏通文章意思。
通过具体的情境活动,理解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感及避世退隐的思想,并正确看待这这种思想。
教学重难点:
疏通文意。
学****抓住事物特征写景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 自主探究 情境教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复****回顾
1. 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识记重点字词及词义。
2. 测一测。通过学案上的****题测试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 研****课文
(一)整体感知
1.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模山范水的?
明确:总分顺序。
2. 自富阳至桐庐的一百许里中总体景色如何?
明确: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 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二)细节研读
1.水“异”在哪里?你从文章中哪些语句看出来的?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明确: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夸张,对比。
2.作者是通过哪些感官的角度来描写山的“奇”的?分别表现在哪些句子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视觉,听觉(具体句子略);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三、小结。通过情境设计来巩固所学知识。
请一位同学扮演导游,为大家讲解富春江的美景,其他同学可以模拟提问。
四、根据所学内容,填写学案
五、明辨课文主旨
1.本文是一篇描绘山水之美的佳作,可是不是所有语句都是写景的,还有一句是写其他的内容,是哪一句?
明确: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这一句所写是眼前所见吗?它属于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不是;议论。
3.作者通过这句话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你怎么看待作者的这种思想?(讨论)
明确:1、淡泊名利的高洁志趣,避世退隐的思想。
2、注意强调其思想消极的一面,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用世之心。
板书略
六、作业:本课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