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公共案例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共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共案例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答案仅供参考公共案例分析案例一: 2012 年9月5日,根据群众来信举报,某县公安局决定对涉嫌合同诈骗 18余万元的“忠冠旅行社”进行搜查。 9月6日, 该县公安局派侦查员甲、乙会同审计局审计员丙、丁四人执行搜查,到达该公司后甲向该公司出纳出示了工作证件并告知其依法执行搜查。经搜查,发现了“忠冠旅行社”与受案人签订的合同,甲即给该旅行社出纳写了一张收条,将合同书带走,同时,将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戊传唤至公安机关。 9月7日下午开始对戊进行第一次讯问, 由于戊一直不肯交待,随即办理了拘留手续,然后由几名侦查人员轮流连续讯问,直至 9月9 日中午 12 时,戊才交待了犯罪行为。 9 日,该案由县公安局立案,并将戊送看守所羁押,并于9月10日将戊被羁押的情况通知了其父亲。为进一步查清事实,民警将戊从看守所提审到公安机关再次进行讯问。9月11日,该县公安局向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9月16日检察院因证据不足作出不予逮捕的决定,并送达公安机关。由于担心戊释放后逃逸,该县公安局于 9 月17 日依法决定对戊取保侯审,由戊的朋友( 符合保证人条件) 作为保证人, 并收取保证金 3 万元,之后便停止了案件的侦查。后来,戊积极退赔,取得了被害人谅解,双方自愿和解, 公安机关收到双方的和解申请后,电话通知戊和被害人,制作和解协议书。问题:请指出本案中的诉讼程序有何错误?并说明理由。 1、未立案就进行搜查、刑拘; “忠冠旅行社”搜查未出示《搜查证》; 3、搜查应该由 2名以上的侦查进行,而不是会同无关人员进行;甲扣押“忠冠旅行社”签订的合同应当当场填写扣押清单,而不是打收条。 4、传唤超时; 5、几名侦查员连续讯问属于变相刑讯逼供; 6、刑拘后未及时送看守所; 7、人保、财保不能同时采取;8、取保后应续侦;9、不属于和解范围。10. 刑拘未延长; 11. 检察院因证据不足作出不予逮捕的决定应立即释放嫌疑人。案例二: 2011 年4月1 日上午,棒棒柳某在苏宁电器帮顾客搬东西时不小心碰到顾客张某,并将顾客张某的衣服划破,两人发生争执。张某当众辱骂柳某,并将手中拿着的小面泼到柳某身上,并将柳某推到在地,导致柳某脚踝受伤,引发群众围观。因无法制止纠纷,苏宁电器经理高某叫保安打电话报警,派出所民警到现场后疏散了群众,并让柳某先去回家清洗。第二天枊某与张某一起到派出所处理该案,办案民警称目前没有证据,不能处理,要求柳某提供超市的监控录像后才作处理。柳某于 4月3日、4日、5日多次到派出所要求处理,民警均借故推拖。为了给自己讨一个公道,柳某到苏宁电器多方求助,苏宁电器经理高某见柳某可怜, 4月7 日,高某将案发当天的监控录像提供给派出所。 4月16 日,民警受理案件后通知双方到派出所调解。柳某表示不愿意接受调解,办案民警称该案必须要调解,若不同意调解赔偿费一分也拿不到,柳某不得已接受了调解。调解中,张某否认曾有辱骂、推攘行为,不同意赔偿柳某的损失。民警向案发时苏宁电器的经理、保安及部分围观群众调查后,证实了张某确有违法行为后,张某同意赔偿柳某损失用共计 2000 元。柳某认为自己受伤后不能工作,误工费计算标准太低,要求提高赔偿额,办案民警称“你一个棒棒,收入能有多少?张某是公司经理,能赔钱已经不错了。”柳某没有办法, 5月1 日柳某与张某签订了治安调解协议,张某当即兑现了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