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7年包头市青山一模语文试卷(答案)
篇一:2017年青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校对版
2017年青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道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醉翁亭记》)
2.,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3.,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5.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这阕词,完成第6-7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名)(2分)
(2分)
。
。
C.“爱上层楼”委婉地表现出少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D.“却道天凉好个秋”含蓄表达词人忧国伤时之情。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9分)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无关的一项是 (3分)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出处
(3分)
比其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一 13题(12分)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桓帝时,.
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
师⑤,称疾而归。吴人有烧桐以爨⑥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②陈留:古地名。③圉(yǔ):县名。④擅恣:放纵,不受约束。⑤偃师:县名。⑥爨(cuàn):烧火做饭。
(4分)
(1)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 ) (2)闻邕善鼓琴( )..
“果有美音”相照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中原句回答)(4分)
___________(4分)
A、蔡邕从小涉猎广泛,博学多艺。 B、蔡邕因琴艺高超而被徐璜等五侯举荐。
C、蔡邕因病在发遣途中被迫折返。 D、蔡邕火中救木成就了“焦尾琴”佳话。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网络语言唯文明方能行
?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孕育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因其生动、多样、富于表现力,以及与当代生活、特别是与青年一代思想感情密切联系的特点,为广大青少年竟相模仿。然而,有一个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发关注:网络社区的虚拟性、网上发言可隐身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些人的羞耻感,使其表达趋于放纵、粗鄙,常以此发来泄戾气,或获得某种违禁的快感。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大声疾呼抵制网络语言粗鄙化倾向,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等社团在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净化网络空间,国家语委、国家网信办等也加强了对网络语言监测、研究和引导的力度。那么,网络语言的出路何在?
?在语言表达上,古人有“无隐”之说,但这是指无所隐讳地直言正谏、不隐瞒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网络语言的粗鄙化,绝不是“无隐”,而是“无忌”。禁忌和避讳,正是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生活的结果。《礼记·曲礼上》就明确记载着“入境问禁”的礼仪规范。语言禁忌现象广泛存在于不同民族和社会生活形态之中,这些现象往往蕴含着传统文化意味,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建设精神家园的无形的制衡之器,具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