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昨天与今天》教案
朵国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制定班规、校规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提高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老师、父母、学校、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主动、认真、努力的学习,自觉遵守校规校级,培养主人翁意识,增强对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对待学习上的变化,认识初中学习新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难点:认识到自己角色上的变化,主动承担新责任。
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活动体验法、问题法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复习导入:从昨天的小学,到今天的中学,有许许多多的变化。老师、父母、学校、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变高了,我么对自己的要求也变高了。正是这种变化,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步伐,经历成长、走向成熟。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下昨天与今天的一些变化吧。(板书:昨天与今天)
对我们来说,一个最重要的身份是学生,所以,我们理所当然的任务就是学习。那我们就从中小学学习上的变化谈起吧。
二、讲授新课:
第一层次:适应新学习
师:进入初一,那种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陌生感和新奇感似乎很快就被随之而来的学习压力冲淡了,不少同学困惑、苦恼,不信你们看:
情景(一):天哪!这么多的书,我可怎么学呀?
情景(二):老师讲得比小学快多了,我怎么也听不懂!
情景(三):数学老师说要对数学情有独钟、语文老师说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英语老师说学好英语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到底要听谁的呢?
提问:不知道类似的困惑,你们有没有?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话题导入,让学生感同身受,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环节一:打开心扉说变化,诉困惑。
活动:小组讨论:与小学相比,初中学习有哪些新特点?上课一周多了,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困惑?(变化引导学生从课程门类、课程内容、老师讲课特点、学习方式、作业等几个方面来总结),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与小学相比,我们可以感受到,初中三年我们要学习十几门课程,可以说时间短,课程门类多,老师讲课的速度加快了,课程难度也增加了,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我们学习中的困惑、让我们做到更有效的学习呢?
环节二:让我们共同探寻新的学习方法。
请同学先来讨论A、B、C、D四位同学谁会学的出色,为什么?
学生A;我课下不要学习,我要玩,只要上课学就足够了。
学生B;我爸妈对我要求很严,让我考重点高中,在他们的压力下我只好学。
学生C:我喜欢哪位老师,我就学哪门功课。
学生D;我准备课间、活动课、晚上等事件都用来学习。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进入中学,课程的门类多了,课程的内容加深和系统化了,学习任务重了,难度也加大了,这就需要我么在学习上更主动、更认真、更努力。同时初中老师会更多的指导和启发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找到在新环境下,适应初中学习的方法。
环节三:考考你:请你帮他出主意吧。
教师出示课本14页的材料题,出示问题:作为林琳的的同龄人,请你给她出主意,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