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课题学习(一)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0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题学习(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drp539602 2021/5/26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题学习(一)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综合与实践
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形盒子(一)
湖北省宜昌三中 陈翔
(邮编:443000 电话:**********)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本节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进行“综合与实践”,他们对简单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列代数式,代数式的求值,统计图的画法等知识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由于学生在本学期的数学学****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探索性学****所以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探索、研究能力,基本适应了自主学****小组合作学****等学****方式,为学****本节课打下了一定的知识以及能力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学****方式,它需要学生综合本学期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得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进一步的理解,体会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经历实验、想像、分析、猜测、交流、推理和反思等一系列过程,综合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字母表示数以及用代数式的值去推断代数式所反映的规律,从而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及创新能力,并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学生学****方式的改变,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事必求真的科学精神,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热情。鉴于此,本小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与符号感;
3.通过借助已有的信息去推断事物变化的趋势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体验数学活动是一个整体;
5.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6.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由三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提出问题,学生动手制作;②分组合作,探索体积变化;
③展示交流,教师归纳小结。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
第一环节 提出问题,学生动手制作
活动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
(1)如何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请你动手试试看。(课前准备: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前准备边长均为20cm的正方形纸片和剪刀)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请学生先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你能否画出无盖长方体展开后的形状?
2、怎样将正方形的纸片剪成这种形状?
3、剪去的部分是什么形状?
找到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后请你再动手剪一剪,折一折。
(2)和你的同桌相比,谁制成的长方体纸盒的体积较大?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剪、折等动手操作活动,使他们对正方形纸片将要做成的纸盒进行想像及考察,感受纸盒的长、宽、高和原来的纸片的边长以及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关系,并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提出的问题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活动效果:部分学生对制作无盖的长方体不知道如何下手剪裁,教师适当提醒:你能否画出无盖长方体展开后的形状?怎样将正方形的纸片剪成这种形状?剪去的部分是什么形状?有些学生先将纸片对折两次,再剪在一个角上剪下一个正方形后打开,于是教师在全班推广他的方法,并予以表扬。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为下一步表示长方体的体积扫清了障碍,初步体会到剪下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对长方体的体积有较大的影响,学生因急于解决问题而进入了主动学****的状态。
第二环节 分组合作,探索体积的变化
活动内容:(1)请学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