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大自然的语言.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自然的语言.doc

上传人:1650986**** 2021/5/2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自然的语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文中3个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段落背诵下来。
3. 引导学生将生活与课本结合起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重难点分析:
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大自然的其他语言。
体会介绍科普知识儿童诗的语言特色,体味作者的情感。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进去,以语感引发情感,以情感带动语感,尝试体验声情一致的朗读能力生成与提升的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进自然”,解题激趣。 
(一)同学们,自然是神奇的,它是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你能读懂吗?出示课件,学生畅所欲言谈想法。
(二)你们都能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诗歌中还会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咱们仔细读读,去发现吧。
二、走进文本,初读正音。
(一)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 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每个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同桌互读正音。
(二)课件出示生字词:
1. 同桌互读文中的生词。
2. 先指读,后开火车读。教师重点指导“略、磷、颠”的字音。
(三)检查读文情况:分小节读诗歌,听者给予评价。
三、感知文本,整体把握。
正确流利地自读诗句,并说说从诗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出示
  口头练****相机完成课后练****第一题。
 1. 白云高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2. 蚂蚁搬家,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3. 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
四、美读文本,体会情感。
(一)赏读:教师边范读边展示课件。
(二)赛读:小组与小组之间、单人与单人之间,分节赛读整首诗。
(三)齐读:全班同学齐诵诗歌。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一)自读生字词,边读边记形,并在班内交流自己记住了哪些字,是如何记忆的。
(二)练****书写并点评纠正。
让学生注意观察“搬、撒”的字形结构,注意各部分的书写比例。
“钓”的右半边是“勺”不要写成“勾”。
“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不是往。
第二课时
一、复****旧知,回顾文本。
(一)听写词语。
(二)回顾:从诗中你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三)教师相机导入:课文是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知识介绍给我们的?现在大家就去研读。
二、感悟诗歌,指导朗读。
(一)自读体会:哪一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该怎么读呢?
(二)互动交流,点拨指导。(以下教学程序随学生的具体反馈情况相机进行)
第一小节:
如何理解“准是”,“准是”说明了什么?
第二小节:
这一节,从哪个词中看出作者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总结第一、二小节的写作方法。
第三小节:
1.引导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呀,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心情会怎样呢?该怎么读好这一节呢?
2.自由练读,再读给小组或全班同学听,结合点评指导朗读。
第四小节:
这一节中作者又用了哪些修辞?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