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中西文化比较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67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西文化比较教案.doc

上传人:scuzhrouh 2021/5/27 文件大小:1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西文化比较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西文化比较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周易·彖传》
主讲教师:熊斌
第一章 导论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了解中西方对“文化”的界定,并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领会大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理解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中中西文化比较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与文明的区分;大学生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试述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2、概要说明文化的主要特征。
六、参考书目:
1、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导论部分
2、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第一章
七、教学内容:
一、文化释义
(一)中国对文化的界定
1、文化的原意:“人文化成”,“以文教化”,“文治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
“文”的本意,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又由纹理之一导出装饰、人为加工、经纬天地,与“质”相对称;进一步推衍为美、善、文德教化,以及文辞、文章,与“野”对称,或与武事对称。
《论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化”则有变、改、化生、造化、化育等意。归纳起来,“化”的含义是,二物相接,其中一方或双方改变性质形态,引申为教行、迁善、告谕使人回心、化而成之等。两者连用,最早见于《周易
·彖传》:
刚柔相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指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
中华之“华”,意指具有文化的民族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用体现道德政治伦序的诗书礼乐教化世人,与武力征服相对应。
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以化成天下也。
(二)西方对文化的界定
Culture源出于拉丁文,有耕作、加工、修养、练****留心、教育、礼貌等多种含义,包含着通过人为努力摆脱自然状态的意味。
Cultivate:耕作、栽培、建立、发展
Cultivated :耕种的、有教养的
Cultured: 有教养的
英国文化学者泰勒: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文化、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惯。
(三)文化与文明的区分
civization来自拉丁文civitas(城邦),法国的启蒙学者最早使用这个词,指对技术进步、知识进步、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朦胧向往。文明与野蛮相对应,用来指一种社会进步的过程。
德国人则用文化来指宗教、艺术、思想等精神方面的事物,而文明者用来指政治、经济等社会中的现实事物。
一般来说,文明是人类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我们大致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而文化则较多的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
二、当代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迫切性
人文学科(humanities)与科学(science)的区别
humanities:the subjects of study that concerned with the way people think and behave,for example,literature,language,history and philosophy.
science: knowledge about the structure and behaviour of natural and physical world,based on facts that you can prove,foe example by experiments.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科学能解决人生的问题吗?
当代大学教育人文教育的缺位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们培养成独立、自由并向善的人。也就是说,将学生们培养成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在今天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缺乏追求自由和正义的精神。这使得学生们成为知识上的巨人、精神上的侏儒。
科学昌明、实利主义的时代需要人文关怀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人文精神
何兆武先生回忆六七十年前的西南联大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