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跨国并购的收益风险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跨国并购的收益风险分析.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跨国并购的收益风险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跨国并购的收益风险分析跨国并购这部记录片通过一系列的跨国案例,形象具体的向我们介绍了跨国并购给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看完后不仅让我对跨国并购有了认识和了解,而且让我开始深入的思考在现阶段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热潮中, 我们该如何处理收益和风险的关系,积极抓住机遇,审慎应对挑战。我将结合纪录片中的案例,从投资的角度,对跨国并购进行收益风险分析,来简单的说明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机遇和挑战。一并购的收益 1规模收益效应当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即所谓的规模收益效应。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扩张是每个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并购所带来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最优分配无疑为企业节省了巨额的经营成本,大大提高的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基于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并购更是将规模收益效应发挥到极致。突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资源实现了在世界范围的合理配置, 能为企业带了了不可想象的经济效益。在联想收购 IBM 的个人电脑业务时,联想就曾花了数年时间调查制造一台电脑的成本,通过全球资源能否让 IBM 个人电脑生产成本降低。当然如今联想的国际化无疑印证了当时的调查结果,并购所带来的规模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2品牌效应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一个越来越难以忽视的因素逐渐成为企业竞争中的关键,即品牌的力量。在竞争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市场发展趋势中,品牌成为另一种隐性的合法垄断。一旦消费者认为某种品牌是值得信赖的或优于其他品牌的, 这就相当于无形中为该公司屏蔽掉了无数的竞争者,如果品牌也是一种产品的话,无疑是最具有垄断性的产品,因为商品可以被复制,技术可以被复制,但品牌却永远不可被复制。品牌由此带来的垄断利润绝对会让企业赚的盆满钵满。更重要的是,国际品牌的价值几乎不可估量的,它代表着公司有可能在世界市场获得垄断利润,或者说公司有可能获得整个世界市场。当联想在 2004 年买下 IBM 的个人电脑业务时,还只是一家在本土市场领先的中国公司,而排名世界第三的 IBM 无疑是一个世界级计算机巨头,当时的形势是联想集团在国内市场受阻,国际市场又进不去。当时联想 CEO 杨元庆就说:我们也试图自主走出去,从零开始发展,但是碰到不少壁,到每个市场的话我们没有任何影响力。而通过这场跨国并购,联想利用并购所获得的 THINKPAD 品牌和 IBM 积累的技术力量、客户渠道,稳固原有市场,同时出击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联想电脑真正成为了一个国际化产品。 2011 年,联想笔记本电脑刚刚登上了美国百思美的柜台,这是联想成功踏入美国主流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联想通过跨国并购,扩大了自己的品牌效应,逐渐成为一个世界级品牌。 3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越来越发挥着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性较强的企业来说,一个创新技术甚至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跨国并购所带来的技术整合往往能打破企业的发展僵局,大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甚至可能引领整个行业。 2004 年, TCL 和汤姆逊走到了一起,合资组建 TCL -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汤姆逊深深打动了李东生的就是其花了上千万美元开发出的数字光显电视。 DLP (数字光显)是一种能做大屏幕而保持亮度的技术。而CRP (背投电视)的屏幕很大,但是光线不亮,图案比较暗,有了 DLP ,就有了光源,这会发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