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少年闰土 (7).doc

格式:doc   大小:98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少年闰土 (7).doc

上传人:1650986**** 2021/5/28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少年闰土 (7).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少年闰土》第一课时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金洲小学 张新元
文本解读:
 
1.从文学视度解读──捕捉人物,紧扣“少年”;
 
2.从儿童角度解读──看瓜刺猹,朗读出彩;
 
3.从教师角度解读──说人物,出学法:渗透同一件事不同的表述方法;
 
4.从编者角度解读──认识鲁迅,强化“大文豪”形象;
 
教学目标:
 
1.学****本课1个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思路,以文识人,识“少年闰土”。
 
3.体会语言表达特点,继续学****人物描写的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通过抓关键词理清课文思路。
 
2.指导朗读“看瓜刺猹”这部分的人物对话语言,继续学****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在指导朗读“看瓜刺猹”这部分的人物对话语言中,渗透语言文字训练,继续学****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案
 
一、介绍鲁迅,导入课题:
 
1.介绍鲁迅,强调“大文豪”。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我们要认识这个人(出图),这是谁?你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怎样知道的?)
 
2.鲁迅是我国一位大文豪。在阅读这位大文豪的作品时,我们一定会看到这个名字(板书闰土)。
 
3.在昨晚的预****中,你看到的是什么时候的闰土呢?(板书少年)“少年”。“少年不知愁滋味”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作品(板书《故乡》)走进──(学生读题少年闰土)
 
二、检查预****理清文路:
 
1.请打开书P75页。在昨晚的预****中,读过一次课文的举手,读过两次呢?读过三次的为自己鼓掌。这些含有生字词的句子,你都读正确了吗?(出示五句含生字的句子,逐句请生读,随机正音)
 
2.句子读正确了,文段又读到怎样?现在请齐读这几个段落(1.10.13)
 
3.难读的段落读流利了,文章也基本能读通顺了。
 
4.请大家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生汇报:课文先写了“我”回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了“我”和闰土的相识、相处过程,最后写“我”和闰土相别。(师板书:回忆、相识、相处、相别)
 
6.原来,鲁迅就是通过这些事,让我们一步一步认识闰土的。在写相处这部分内容时,闰土给文中的“我”讲了些什么让我觉得十分稀奇的事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这部分的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进行概括。
 
7.生汇报。
 
8.师随机引导入板书:
 
雪地捕鸟
 
海边捡贝
 
看瓜刺猹
 
沙地观鱼
 
三、研读重点,渗透写法:
 
1.在这四件事中,哪件事给文中的“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看瓜刺猹)
 
2.朗读渗透写法
 
(1)看图指导。
 
看,文中的这幅插图也许就是这两位少年在讲“看瓜刺猹”这件事啊。你知道,谁是闰土,谁是文中的“我”呢?请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闰土讲得怎样?我又听得如何?
 
(2)指导朗读(一对学生读时,教师随机指导)。
 
出示:“……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A谁来当一回闰土,为我们讲讲“看瓜刺猹”的经历,谁来做文中的“我”,来个回应呢?
 
B教师抓住“啦啦地响”、“轻轻地走去”、“刺”进行点拔指导:为什么要这样读?多聪明的闰土啊!多勇敢的闰土啊!
 
C鲁迅先生这位大文豪就是这样通过人物语言的描写来显示出人物的形象,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啊!真高明!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描绘画面:
 
听了闰土绘声绘色的描述,“我”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都在想着“看瓜刺猹”这幅画面,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A学生会说的,让学生描述画面。
 
B学生不会说的,出示第一幅图(你能借助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讲讲吗?)
 
2.想象画面
 
(1)鲁迅先生如此描述这幅画面──教师配乐诵读(背)第一自然段。
 
(2)“圆月,海边,少年,捏叉,刺猹”,请大家边读边在头脑中铺展这幅美景。
 
(3)学生练读。
 
3.指导背诵
 
(1)多优美的语言啊!让我们的思绪走进夜色田园,在朗读中再现少年闺土。
 
(2)这幅画卷在“我”的心头魂牵三十年,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