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心肌标志物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肌标志物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上传人:xxj165868 2016/6/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肌标志物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肌标志物的发展简介急性心肌损伤、慢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从 50 年代以来,动态测定一些代谢酶活性一直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AMI ) 的金标准。但这些酶并不是心肌所特有, 在人体的其他器官和肌肉中也大量存在,除 AMI 外,因运动、炎症也可引起升高,而且这些心肌酶的分子量较大,从坏死组织进入血液较一些小分子物质慢,而且酶的活性时间短,其窗口时间也短,对临床诊断的帮助价值常因此而受到限制。由于酶活性检测对辅助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特别是当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 ECG )改变不明显或为无 Q 波的心肌梗死( MI )、不稳定心绞痛、心肌炎或中毒性心肌损伤及伴有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或伴骨骼肌损伤等疾病时, 更难以准确诊断。而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 过去一直没有一项很好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用于评价心力衰竭程度, 而仅依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核磁共振等。由于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极高, 且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早期发现和预防心力衰竭进一步加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几年来, 一些新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心肌标志物检测指标已较为普遍地用于临床实验室诊断, 如肌钙蛋白 T或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 containing M and B subunits , CK-MB )、B 型尿钠肽、超敏 C 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 CRP )等。对这些新的心肌标志物的正确应用为临床准确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由于这些新的指标是近几年才开始在国内逐步普及应用, 因此掌握与之相关的生物学特点, 是临床对其合理运用和选择的前提条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类型及应用 1 .心肌标志物的类型: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有肌钙蛋白 T( troponin T) 、肌钙蛋白 I ( troponin 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 CK-MB mass ) 和肌红蛋白( myoglobin )。肌钙蛋白由 3 个亚单位组成, 它们各自有独立的结构和不同的调节作用, 心肌肌钙蛋白在钙离子参与下调节介导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反应, 从而维持心肌的舒张与收缩。在心肌细胞膜完整时, 心肌肌钙蛋白不会透出细胞膜进入血循环, 只有当心肌细胞膜破坏时, 肌钙蛋白才能释放入血。其血循环中肌钙蛋白的浓度与心肌受损的程序呈正比, 且具有长达 15d 的半衰期,是回顾性检测的最佳指标。 CK 为细胞内重要的能量代谢酶, 分布广泛, 以肌细胞中最多, 由二个亚基组成二聚体; CK-MB 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一直是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的心肌酶谱中最具特异性的酶, 但长期以来用免疫抑制法测定酶活性的干扰因素很多, 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大受影响, 现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协会推荐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 CK-MB 的质量可不受酶活性的影响,直接检测 CK-MB 分子的浓度,可更加敏感、特异地为临床提供帮助。肌红蛋白主要存于横纹肌( 心肌、骨骼肌) 细胞中, 在细胞膜的氧化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因其为小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1700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