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米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
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设计依据及构造要求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5、施工图纸及搭拆脚手架的相关资料。
6、施工中不允许超过设计荷载。
7、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是传递垂直荷载的主要构件。而剪力撑、斜撑和连墙件主要保证脚手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的。并且加强抵抗垂直和水平作用的能力。而连墙件则承受全部的风荷载。扣件则是架子组成整体的联结件和传力件。
8、采用Φ48×,立杆横距b=1m,主杆纵距l=,。脚手架步距h=,,第二步起设三步一隔离,根据规定,均布荷载Qk=/㎡。
(二)使用材料
1、钢管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炭素结构钢》(GB700-89)中Q235A钢的规定。
2、钢管选用外径48mm,。立杆、,。
3、根据《可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的规定,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4、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6、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7、脚手笆应采用完整、绑扎牢固、无霉变腐朽竹笆,在步层上四角绑扎牢固。
8、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9、外架钢管采用黄色油漆涂刷,剪刀撑采用黑黄相间油漆进行涂刷。
(三)搭设技术措施
1、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2、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下要求: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3、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上,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4、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5、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
6、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7、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下,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靠墙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