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一级保护鸟类.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级保护鸟类.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6/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级保护鸟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雕家族有许多相貌英武的成员,知名度最高的当属美国国鸟白头海雕,除此之外还有虎头海雕、白尾海雕、吼海雕等,其中比较少见的品种是玉带海雕( Haliaeetus leucoryphus )。玉带海雕又叫黑鹰( Pallas ”s Fish Eagle ),体长 90 厘米,体重 2500~3760 克,翼展 2 米, 体重 2~4 公斤左右, 属于大型猛禽, 得名于它尾羽中部一条宽约 10 厘米的白色横带。玉带海雕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聒噪,这种鸟叫声响亮,翱翔云霄时几公里外都能听到它的高唳,繁殖期内更甚。玉带海雕栖息于海拔 3200~4700 米之间有湖泊、河流和水塘的开阔地区,主要以鱼和水禽为食,也吃两栖类、爬行类以及旱獭、黄鼠、鼠兔等啮齿动物,在产羔季节偶尔捕食羊羔。玉带海雕在非繁殖季节一般单独生活,在鱼类洄游产卵和水鸟迁徙育雏的季节会集群捕猎。玉带海雕于每年 11 月~ 翌年 3 月间交配繁殖, 婚姻方式为一夫一妻制, 一对夫妻于 3 月开始营巢, 一般建在大树上, 雌雕每次产 2~4 枚卵, 卵呈有光泽的亮白色, 孵化期约 30~40 天, 雏鸟跟随双亲共同生活 70~105 天后离巢独自生活。玉带海雕分布于伊拉克、印度、缅甸,迁徙时经过中国的东北至江苏地区,虽然分布广泛但十分少见。玉带海雕因为它的" 玉带" 倒了血霉,它的尾羽名为" 腰玉" ,是非常贵重的饰物,猖獗的偷猎活动导致玉带海雕数量急剧减少,现存 2500~10000 只左右,十分罕见,被列入 CITES 附录Ⅱ,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约有 2500 ~ 3000 只。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东方白鹳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 3 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 3~5枚, 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 30 天。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东方白鹳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泽地带,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流、湖泊、水塘,以及水渠岸边和沼泽地上,有时也栖息和活动在远离居民区,具有岸边树木的水稻田地带。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大型湖泊和沼泽地带。除了在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大多组成群体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常聚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觅食时常成对或成小群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步履轻盈骄健,边走边啄食。在东方白鹳的全部食物中,鱼类占 79~ 90% 以上,所捕食的鱼类中最大的个体可达 千克以上,但随着季节的不同,取食的内容也有变化,在冬季和春季主要采食植物种子、叶、草根、苔藓和少量的鱼类;夏季的食物种类非常丰富,以鱼类为主,也吃蛙、鼠、蛇、蜥蜴、蜗牛、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昆虫和幼虫,以及雏鸟等其他动物性食物, 觅食主要在白天,以早晨 6~7 时和下午 4~6 时活动最为频繁,中午在树上休息或在领地的上空盘旋滑翔, 繁殖期觅食活动的范围大约在 500 米左右。东方白鹳于 9 月末至 10 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组成群体分批地往南迁徙。迁徙时常集聚在开阔的草原湖泊和芦苇沼泽地带活动,沿途需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停歇, 有些地方可以停歇 40 天以上。迁徙途中它主要是依靠鼓翼飞翔和利用上升的热气流进行滑翔, 迁徙时间在白天, 而且大多在上午 10 时至下午 3时, 气温最高的时候。东方白鹳从前在东亚地区是常见的鸟类,甚至在日本东京市的教堂屋顶上也曾有营巢繁殖的, 但在 1868 ~ 1395 年间, 由于非法狩猎、农药和化学毒物污染等原因, 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在日本逐渐减少,现在仅能在冬季偶尔发现少量的越冬个体。分布在朝鲜、韩国的繁殖种群也已于 70 年代初绝灭。由于人口密集, 工农业的发展, 使得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国东北黑龙江、吉林两省残存的繁殖地也变得极为狭小,总数有 3000 只左右, 1994 年在湖北武汉沉湖发现的越冬群体达 900 多只,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东方白鹳群体。短尾信天翁是最大的信天翁, 翅膀展开可以有三米宽。成年鸟可达 11kg 。它也是唯一白色身体的信天翁,只在头颈泛淡黄色。它拥有白背,翅膀外半部是黑色,蓝尖粉红色的嘴,淡蓝色的腿脚。年轻的鸟是棕黑色, 成长期间逐渐发白。短尾信天翁主要吃海面的鱼卵, 虾和乌贼, 一般在清晨或日落的时间进食。短尾信天翁是北太平洋海鸟,特别稀少。分布于中国沿海各省,福建、台湾、山东。种群数量甚稀少。繁殖在台湾北部钓鱼岛及赤尾屿, 过去也见于澎湖列岛。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山东, 在东部沿海有记录。全长约 92cm 。全身白色,头顶、枕沾橙黄色,翅、肩和尾灰褐色,内侧翼上覆羽白色。外形似海鸥。头大;嘴长而强,由许多角质片覆盖,上嘴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