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docx

上传人:3321568027 2021/5/3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说到以“我的前半生”为题的书,我第一个想到的先是逊帝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这本书我没读过,所以肯定不是这篇读后感的书。我所先读的是亦舒写的《我的前半生》,所以这篇读后感也是亦舒的这一本。
  寻到亦舒的小说实属偶然,前几天在淘宝上的推荐页里看到的,湖南文艺出版社再版的小说,封面的色彩简洁而梦幻,实在是很吸引眼球(我买书,一看题材,二看封面。有时候我对某本书的题材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它有一个好看的封面,我也会忍不住想入手),所以就把第一辑的五本小说一块儿入了。
  有的淘宝书店把它定义为“都市职场爱情小说”、“女性励志畅销书”,我觉得实际内容和宣传的有出入:比如都市职场,我觉得文章侧重的是一个女人的心路旅程,子君(文章的女主角,同时也是文章的绝对主角)在职场上始终是笨重、被动、消极的,若把这个说成是“都市职场”,至少不符合当下对职场小说的定义。若说子君励志,我从头到尾就没看出她有多励志,纯粹是被迫结束全职太太的生涯,不得已踏入社会寻找工作糊口,唧唧歪歪,反反复复地在恋爱、再嫁、结婚组成的漩涡里无法抽身,最后重新回归于依靠男人的“安稳”之中,似乎从未独立过。
  或许我这样说太过偏激,有失公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宣传?可能是因为这本书在2016年改编成了电视剧,我查了度娘百科,发现电视剧和小说完全是两样东西,除了子君、唐晶、子群三个女人的名字没改之外,其他的我都得看人物简介才知道这个角色对应的是书里的谁……更不要提电视剧的侧重的内容。我不知道看这部电视剧的人有多少看过原文,又有多少还会记得原文,我觉得我是不会去特地看这部电视剧(反正我也不喜欢拖沓的电视剧)。
  亦舒的小说(目前我就看着这一本,暂时先一概而论)和我以前看的小说都不太一样,风格简洁,实在太过简洁,简洁得就像点了二倍速的流水账一样,有时候一件事尚未深入演绎就戛然而止。放一个片段感受一下:
  从老张家出来,翟君说:“子君,我们结婚如何?”
  这句话我等了很久,耳朵仿佛已经听过多次,如今他真的说出来,却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我缓缓问:“你想清楚了?”
  他诧异地说:“当然。”
  “其实外头有很多十八二十二的女孩子等着嫁你这样的人才。”
  他微笑,“这我早二十年已经知道。”
  我紧张地说:“那么我们结婚吧,越快越好!”
  真平淡。
  爱情小说中的爱情都不是这样的。
  然而这么平凡的经过,在旁人嘴里,也成为传奇。
  这段是第十二章接近末尾的一段情节,两个人相互告白决定结婚的情形。个人觉得写得最好、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其他的部分因为拉拉杂杂,看完了就变成过眼云烟了)。我没说这样写不好,相反,这一段写得相当好,现实生活里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对话、仪式,结婚了之后和另一半携手进入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这本书20多万字,里面的内容简洁明了,抒情的力度也刚好够用。也许是因为这本书出版于1982年(比我出生早了十几年),市场更流行大众口味的“快餐式”文化,所以篇幅不会太长。这样也挺好,一个下午就能看完,不像现在有些言情动辄40、50万字走起,强行凑字数,情节又各种雷同,看得烦不胜烦。但也有坏处,坏处就是我前头写的“太过简洁”,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这篇文的背景地是香港,脑海里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