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学弈教学设计
《学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小学 魏开会
一、 教材分析
《学弈》选自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最后一单元第一课。这是孟子的作品,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由于学者态度不同,结果大不相同的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本组课文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由于学生首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在设计教学时,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前提,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从而领悟作者所表达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生字。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情感目标:明白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读顺,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意思。
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我把“读”贯穿于教学始终,并把“读”进行了层次设计:先听老师范读,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学生边听边画节奏。接着老师用小黑板出示画着节奏的课文,让学生更正刚刚自己画的节奏,并练习多次朗读。再指名读,并纠正指导。最后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读。
(二)学习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 老师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引出孟子。
古时候一个姓孟的孩子,他的母亲孟母吧!把家安在集市边,不久,她的儿子学会了吆喝着做买卖,孟母想就这样下去,将来孩子就成了小贩了。她就带着孩子搬了家,搬到了一座山脚下,到了清明节,扫墓祭祀的人很多,她的孩子学会跪、拜等动作,孟母一看,不得不了,这样下去,孩子不就学会跳神做迷信吗?于是她赶快搬家,搬到了学堂边,这下孟母就放心了,因为她的儿子天天跟着先生学读书了。这位孩子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儒家代表人孟子。
2、 介绍孟子,引出新课,板书课题《学弈》,齐读。
3、 快速看一次课文,看看它与我们平时所学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老师介绍文言文。
二、 初读课文
师问:“弈”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问:那“学弈”呢?
生答:
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看课后的注释。
师:你真会学习,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你们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生答:图中
师:你真聪明,会下围棋吗?
生答:
师:有兴趣的同学要好好学!围棋可是我们中国古人发明的,但现在我们的棋手往往输给韩国人,你们学好了,将来为国争光,好吗?
生答:
师:那你们从图中看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生答:
我们来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吧!老师提醒学生读文言文应注意的地方。
师:请大家允许我先来读一次,你们把铅笔拿在手上,边听边在我拖个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