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教育不是打钉.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不是打钉.doc

上传人:1651012**** 2021/6/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不是打钉.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4-03-25 09:38:27

  
  今年高校将增加2521个专业!这一报道让笔者吓了一跳。全国的高校是有数的,哪里找2521个专业出来?仔细一看,算是信了。比如管理学专业,如今分成房地产管理、特许经营管理、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项目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等,等等。有些专业的名字,竟是前所未闻。原来,大学根据市场需要,定向培养人才。这样发展下去,以后怕是还会生出什么开发区管理、流动人口管理、股市管理、反腐管理,以及我们现在做梦也想不到的什么别的“管理”。
  笔者有位朋友,当年在清华学了五年锅炉,毕业时,他所学的那种锅炉淘汰了。一夜之间,苦读寒窗的清华才子变得身无一技。还好,后来进了外企。意外的是,虽然没有任何“管理”方面的训练,干起“管理”这个行当竟无师自通,比设计锅炉在行多了。
  当时清华的教育,奉行的是前苏联模式,根基是计划经济:国家要什么人,中央早就设计好了,每个人都要按照这个计划来塑造,发展专才,以后国家自有安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过细的专业分工造成了人才浪费。于是在大学改革中,又有人提倡通才教育。然而,改革来改革去,又改革了回去。而且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
  试想,锅炉专业虽然狭窄,但毕竟锅炉是人类用了上百年的东西,还算牢靠。所谓“特许经营”这个行当又能坚持几年?四年青春是否值得在这上面豪赌?
  不管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框架中,我们的教育似乎只有一个招术:制造人家要的东西。过去大学忙着制造国家要的东西,现在又忙着制造市场要的东西。大家追求的是服务顾客、殷勤周到、有求必应,不管这个顾客是计划还是市场。所以不管计划导向还是市场导向,专业分工最终都会细到钉钉铆铆。
  但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不是打钉。一个18岁的大学生,在这个人生的关口上首先要想清楚的是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才能变成自己理想中的人?大学的使命是帮助学生理解人,知道什么是人的需求,自己怎么为人的这些需求作贡献。而要理解人的需求,自己首先要变成个人。从这个角度看,人文教育不仅仅是更人道,而且更经济。因为人比任何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