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秋溯源.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秋溯源.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秋溯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秋溯源宋瞳《光明日报》( 2014 年09月06日06版) 中秋节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旧时与新年(今春节)、端午齐名。长期以来,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团圆吃月饼似乎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不过,从一个日期成为一个节日,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条件,而在节日背后附加的种种礼俗, 更是一种文化形成与演变的范例,那么中秋节到底是如何形成?为何又在此日有赏月之俗?这些就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所谓“中秋”,原为季节描述,依照中国所用农历历法****俗,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以古时排行称呼,在古籍中常以“孟秋”“仲秋”“季秋”称之。古时“仲”“中”互通,而八月十五日又处于仲秋之中,故称中秋。今人文章中,多喜追溯至《礼记·月令》篇作为“仲秋”两字之始。然而《月令》篇本意,是为说明各月天时、祭祀对象、物候特征以及对应的行为举措,如《仲秋月》的记载:“仲秋之月……其日庚辛,其帝少皞……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 行麋粥饮食……”其中绝无节庆记载。因此可以说,在《礼记》成书的战国至西汉时期,仲秋并无节日喜庆,也无拜月、赏月等有关月亮的礼俗。而在今日很多辞书中,将中秋节描述为北宋时期所定,甚至还细化为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确定,实则也缺乏文献依据。有学者研究指出,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在于 1938 年出版的尚秉和著作《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卷三九。其中描述唐宋间皆有赏月****俗,然唐代此风不若宋代为盛。后有“《太宗纪》: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承露盘。”后世想当然认为此语为《宋史·太宗纪》之言。实际对查《宋史》,《太宗纪》两卷均无此语。此言实出自《渊鉴类函》卷二十《中秋三》注引《唐太宗纪》。此书如今已然散佚,同时对查正史新旧两唐书,《太宗纪》中同样无此记载。以正史体例,倘若其间果有朝廷敕令将某日定为全国性的节庆,绝不可能无一字记载。但是在唐代的诗文著作中,已然出现八月十五赏月的叙述。如著名的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不过在笔者看来,此诗恰恰说明当时中秋虽有赏月****俗,然而并无“中秋节”,因为一则此诗题中并未指明此日为中秋节,再则杜甫还有《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二诗,可见仅仅由于三日中月圆明亮,可堪赏玩而已。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文献记载中,很难找到一个将八月十五对应为“中秋节”的明确日期,但却随处可见今人耳熟能详的中秋****俗。这充分说明, 中秋节其实是一个从民间****惯演化而来的节日。在唐代,如果用今天的话说,并非“法定节假日”,而是百姓自娱自乐的节日。但因内容形式被广大民众喜闻乐见,逐渐扩大其影响,至明清时期,终于成为与正月节(旧历年)、五月节(端午)齐名的三节之一。今天的中秋节,月亮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赏月,吃以月相制作、以月命名的糕点——月饼,甚至还要以圆月的口彩讲团圆一事,都是****见礼俗。但是细读文献,对月起兴,吟咏相思并不仅限于中秋,而举头望月,玩赏感叹也不仅限于八月。如我国最早的《诗经·陈风·月出》就有: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一唱三叹,见月思人。唐人张若虚脍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也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语。那么中秋和月亮的关系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