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班绘本教学的开展.docx

格式:docx   大小:16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班绘本教学的开展.docx

上传人:Duan940628 2021/6/3 文件大小:1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班绘本教学的开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小班绘本教学的开展
小班绘本教学的开展
(二)绘本教学设计策略。
幼儿园绘本教学教一般的知识、技能性教学而言,应该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所以绘本教学设计策略不该是固定的,程式化的,而应该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设计出具有特色、符合教师自身特征及实际教学背景的教学策略。
1、绘本教学形式策略。
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直观性的,喜欢将自己想象成童话世界里的动物、植物甚至是一个物品,只能理解比较简单的情节和比较表面的含义,所以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教师的活动设计就要关注幼儿阅读方式的转变。转变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幼儿的感官,主动参与故事的阅读
(1)运用动作模仿,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早期阅读重在对画面、情节、语句的理解,对于认知经验还比较少的小班幼儿来说,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运用肢体动作来帮助他们体验、理解故事情节,是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很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阅读《怪汽车》的故事时,孩子们听到了两个词语“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问:“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是什么意思”,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不知道怎样回答。于是我调整问题“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是什么样子谁来做做看”孩子们纷纷举手,西西上来做了一个用手擦汗的动作,又做了不停喘气的动作。通过幼儿的动作,可以看出孩子对这两个词语是能够理解的,只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所以当遇到孩子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词语,可以让幼儿通过动作来表现,对小班孩子,特别是小年龄的孩子是非常有效的。
(2)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在阅读活动中,让孩子参与到故事中,一起来说一说、做一做、学一学不仅能激发和提高幼儿学****的兴趣,更能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同时又很符合小班孩子学****的特点,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增强幼儿阅读的兴趣。比如:在阅读《小熊洗澡》的故事中,我提问:“洗澡要洗哪里”孩子们都非常有经验“洗头、洗身体、洗脸、洗屁股……”说了很多,但孩子们并没有觉得有趣,于是,我说:
“我是小熊,谁是我的好朋友”孩子们纷纷举手说:“我是小鸭、,嘎嘎。”“我是小青蛙,呱呱。”……“好,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洗澡吧。”于是,孩子们和我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洗澡的动作。“我们先洗哪里”“洗头!”“再洗哪里”“洗脸!”“小脸洗干净了没有”“洗干净了!”“再来洗洗屁股”……通过角色模仿,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课堂的气氛也活跃起来,“洗好澡”以后孩子们就非常想知道接下来小熊做了什么。当老师的角色转换后,在孩子的眼里,老师不止是老师,更是和他们一起学****的玩伴。对小班孩子来说,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的是同他们一样真心投入情境的“故事角色”。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模仿动作,还可以模仿角色对话、再现故事情节,能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
(3)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幼儿内化故事内涵
  有些故事内容是具有人物心理变化的,仅仅让幼儿对画面的解读、理解还是不够的,更需要创设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才能真正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比如《好朋友》这一阅读内容讲述了一个害羞的小狸猫,想和大家一起玩,可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