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主动为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和运动参与中积极发展,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法子,启示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造就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自动的学四的领域要求,同时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来完成本科的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a、有利因素:由于初中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且本节课的练习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难调动的。
b、不利因素:由于初中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好动,自制力不强,这需要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现在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来看为一般协调性较差,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90%以上学生明确本课目标,了解本课练习内容,了解提高立定跳远技术的概念.
技能目标:70%-80%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技巧,以及掌握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训练方法。
情感目标:敢于创想和表现,培养自信,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愉快的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蹬、摆协调用力的配合。
难点:双脚屈膝缓冲,轻巧落地。
教学内容
一、立定跳远(第1次课) 二、游戏:单足跳推人出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90%以上学生明确本课目标,了解本课练习内容,了解提高立定跳远技术的概念.
技能目标:70%-80%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技巧,以及掌握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训练方法。
情感目标:敢于创想和表现,培养自信,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愉快的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 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配合协调。
难点: 双脚屈膝缓冲,轻巧落地。
课的部分
相应目标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及教学措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要求
开始部分
培养纪律意识,并在此过程中养成自信、自律习惯。
一、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提出本科教学内容与要求。
4、安排见习生。
1
分
钟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次课内容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1、体委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集队迅速,队伍整齐。
一、整队集合:四列横队。
●●●●●●●
●●●●●●●
●●●●●●●
●●●●●●●
△教师
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
充分热身,预防运动损伤
一、跑动中听数组团
学生慢跑中听到老师喊的数字后,快速和周围的同学抱一团,人数要和老师喊的数字一样。没有组成团的同学原地纵跳一次。
二、徒手操
肩部运动
腹背运动
踢腿运动
膝关节运动
正压腿
手腕踝关节运动
9
分钟
4X8拍
1、提出跑动中听数组团的要求。